□本报记者 陈兵
“拾阶而上,每一步阶梯都承载了太多的回忆。”站在阳光大梯道的一个阶梯上,在这座城市生活了20多年的老贺不禁发出感叹。
时间回到1993年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那时候只有3岁的贺女士“穿着红皮鞋,一身粉红色运动衣裤”的她在老爸的陪伴下,和周围的小孩子一样,尽兴地融入眼前这被视为乐园的阳光大梯道中。
对攀枝花人来说,700多米长的阳光大梯道就是一个公园,一个充满诗意的休闲广场。“那时它的名字还没加上‘阳光\’二字,就叫大梯道。”据贺女士讲,追忆起来,最让她难忘、欢喜的就是吃烤羊肉串。烤羊肉串的小贩都是推着车子流动贩卖,在大梯道、中心广场一带周旋。第一次去阳光大梯道,撒娇卖萌之下,老爸还是拗不过点头同意给她买了羊肉串。左手几串、右手几串,一口咬下去,油水和辣椒面弄得满嘴都是。3岁小孩傻傻吃东西的样子惹得老爸忍俊不禁。
当然,对于小孩子而言除了吃还有更让他们兴奋的东西。在大梯道中央有一个大喷泉水池,孩子们围着中间转圈圈跑来跑去,甚是高兴。疯累了,孩子们没几个会像大人一样安静地在座椅上坐着。她们爱玩的还有另外一个东西——“摇摇”。贺女士说,到长大之后才知道那个“大玩具”叫摇摇机。
孩子们坐在摇摇机上,一边跟着机器发出的各种旋律哼着唱着,一边随着机器左摇右晃,“时间过得真快,仿佛一摇就摇走了我的20多年青春。”贺女士感慨。
现在,那些摇摇机已经不能载着长大的贺女士继续摇晃了。贺女士说,那时坐在摇摇机上,看着老爸满脸慈爱地看着自己,总不免产生莫名的怀恋。
这些都已成了记忆的碎片。贺女士如今已不能完整地描绘出当时的阳光大梯道,但这些简单、琐碎的记忆,无数次在她故地重游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触。
时光永远不会停止,它载着我们每个人最美的记忆一路向前。
如今,阳光大梯道的每一个平台上都种植着棕榈、苏铁、凤凰树和攀枝花树、三角梅、蝴蝶花、月季、蔷薇和紫荆等植物,高高低低的红花绿树相映成趣,使大梯道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色彩斑斓。阳光大梯道的平台上,还有供游人休憩的木制长凳和凉亭。造型别致的售货亭里,小贩们不仅出售鲜花、水果、小装饰品,也出售各种小吃。许多爱美的姑娘也喜欢在阳光大梯道上品尝小吃,也许是优雅的环境让人生出馋涎,也许是售货亭里的小吃确有特色让人欲罢不能。
“冲出大梯道!”贺女士总是在给身边的外地朋友讲述完记忆中的大梯道后,话锋一转安慰起大家来。她早已“冲”出了大梯道,大梯道也不再是她的乐园。但在她看来,现在的大梯道虽然变了容颜,但那才是现实里最真实的阳光大梯道,“毕竟,珍视现实,也是对过去的一种尊重。”
新闻推荐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推动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 单荣参加政协联组、小组讨论
本报讯(记者徐铭)2月25日,参加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的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市政协主席单荣在参加联组讨论和小组讨论时指出,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市政协委员要紧紧围绕中心,服...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