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和平
7月15日,李春霞要返回市三中进行假期学习,临行前,身患重病的父亲李建叮嘱她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的帮助。李春霞懂事地点了点头。
李春霞和她的爸爸、妈妈、奶奶住在东区密地街道佳运社区一套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父亲李建是原二O公司汽运3公司职工,企业改制后又到市内一家企业打过工。2013年,李建患上肺气肿病,只好在家休养,妻子尹利萍又没工作,家里还有一位74岁的老母亲,加之女儿的学习支出,全家顿时陷入了困境。
“那时经常向邻居借钱,日子过得很紧张。”尹利萍含泪道,“平时攒点钱首先考虑给孩子爸买药,接下来给孩子凑学费。丈夫好药吃不起,只能买普通药,每个月都要560元。”
“幸好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才让我家渡过了难关。”尹利苹说,政府将她母女俩纳入了低保,每个月可领取660元的补助;孩子的奶奶被照顾当上了社区保洁员,每个月有600多元工资;李建享受的是职工医保,从去年开始领取失业救助金;女儿从去年下学期开始纳入市总工会实施的困难职工子女帮扶之列,每个月可领取260元的生活补助,这项补助被称之为“爱心餐卡”,在去年秋季开学时,还领到了市总工会发放的1000元助学金。
各项救助,让李建一家渡过了难关,家人对社会心存感念。“我会好好学习来报答社会的。”李春霞说。
7月15日,仁和区南山工业园区一间屋里,攀煤公司51岁的矿工李小永在妻子的陪伴下,讲述了自己的困难境况和受助过程。
李小永和妻子住的房子是妻姐家的,为方便就医,夫妻俩现暂居在妻姐家,一住就是七八年。
李小永是攀煤大宝顶矿一名井下工。2002年,李小永被查出尿毒症,为治病家里花光了全部积蓄。李小永因不能正常上班,每月仅领取数百元工资。为维持家庭基本开支,妻子外出打零工、捡拾破烂,女儿也离家打工挣钱。
就在李小永一家陷入困境的时候,政府和企业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攀煤公司为李小永办了职工医保;李小永从2002年至今每年享受3000—5000元的医疗救助,同时每年还得到了400—1000元的困难职工生活专项救助、400——600元的春节送温暖慰问金。
当天,市总工会工作人员告诉李小永:“今年医疗救助标准提高了,金额由以前每年5000元上涨到6000元,而且一年可申请两次。”李小永感慨道:“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为我减轻了负担,我有了活下去的信心了。”
延伸阅读
2014年,攀枝花市继续实施10大民生工程,市总工会承担了困难职工救助、矿区困难群众的帮扶任务。今年5月,市总工会下发了新修改的《攀枝花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帮扶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进一步加大工会帮扶力度,规定帮扶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生活困难救助、特殊困难救助、医疗救助、子女助学救助、法律援助、心理帮扶、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方面,其帮扶金额在500—6000元不等。
在困难职工子女助学救助方面,截至6月底,攀枝花市今年已救助251人,为全年目标的50.2%;全市工会已发放各类救助金、慰问金267万元,建档困难职工人均救助金额500余元,已完成今年对建档困难职工给予300—1000元救助的目标任务。
新闻推荐
4.小型微利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答:根据《关于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3号)第二条规定: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