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观察
3月26日,本报“民生社会”版报道《本地农产品难进沃尔玛!》后,引起社会关注。
4月1日下午,市商务和粮食局组织召开特色农产品对接协调会,沃尔玛攀枝花店、北京华联等市内大型超市和攀枝花市部分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参加会议。
记者了解到,攀枝花本地农产品要进入沃尔玛这一全球大型连锁超市,必须要破质量、规模、资金三关。而一旦进入沃尔玛,意味着攀枝花农产品不仅仅能占据本地市场,还能进入国内甚至国际市场。
□本报记者 苏安静 文/图
4月8日,红星街一超市员工正在检查产品生产日期、规格和质量等。
产量小 “国字号”鸡蛋也难入场
“攀枝花立新、行远这两家‘国字号\’和‘省字号\’农业龙头企业,每天鸡蛋产量合计17吨左右,而昆明一家企业每天鸡蛋产量在20吨至40吨之间,年产量上万吨。”4月1日,谈起立新养殖开发有限公司的鲜鸡蛋不能直销沃尔玛攀枝花店一事,东区商务局商务服务中心主任何虹进如是说。
他表示,东区商务局先后三次与攀枝花沃尔玛超市联系、沟通,但由于沃尔玛实行统一釆购,统一配送,攀枝花单店没有采购权。
何虹进说,沃尔玛是全球最大零售商,在中国有10多个生鲜配送中心,400多家门店,商品采购、检测和配送都有严格要求。攀枝花单店商品配送由沃尔玛华西片区昆明总部负责,昆明鸡蛋已在沃尔玛超市经营多年,供货渠道相对固定。
从东区商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沃尔玛攀枝花店在攀经营时,年销售额仅8000多万元,去年已达到1.7亿元。
他介绍,农产品要进入沃尔玛超市,必须通过沃尔玛的检测或其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这也是攀枝花农产品要进入沃尔玛攀枝花店,必须要到昆明“绕一圈”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攀枝花市农产品也有通过沃尔玛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后,进入沃尔玛攀枝花店的。这其中包括市行远牧业有限公司的鸡蛋、鲜牛肉和市野猪林肉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鲜猪肉。但因各种原因,行远牧业现已退出沃尔玛供货商行列。
目前,将本地农产品打入沃尔玛攀枝花店的公司,仅有市攀乡经贸有限公司和市野猪林肉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而一些蔬菜也不是直接进入超市,而是通过一些超市供货商运作,或沃尔玛公司派员直接采购。
“假如沃尔玛觉得你的产品好、规模够、品种多,他们完全可以委托第三方到企业检测产品。”何虹进说。
就此问题,记者与沃尔玛攀枝花店相关负责人联系,得到的答案是:“公司有规定,接受记者采访,必须经过总公司同意并授权。”
记者多次寻问,直接进入沃尔玛超市的本地农产品企业有多少?销售额占的比例是多少?答案是:“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数据。”
农超对接到底难在哪?
本地农产品进入沃尔玛超市到底难在哪?
东区商务局工作人员直言:“攀枝花农产品必须通过提高品质、规模,才能适应沃尔玛超市的采购要求。”
市攀乡经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文小莉称,公司进入沃尔玛超市的产品,只占营销总量的10%。
市野猪林肉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江先生说,本地农产品进入沃尔玛超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没有稳定的供货能力。大型超市都要求签定长期而稳定的供货合同,对什么时间、供多少货都有严格的要求,攀枝花目前一些农产品企业生产方式不能保证做到这一点。二是货款结算账期一般是30天以上。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是不可能做到的。
记者在东区采访时发现,目前,东区有近20家养殖企业和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但在现代农产品流通大背景之下,与沃尔玛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的标准相比,存在以下三个问题: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产品安全质量难以达到要求;即使安全条件满足,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比例较低,有效供货量不足;产后普遍缺乏必要的预处理措施,导致产品运输存储环节腐损率高等,这些均是造成“最后一公里”难跨越的主因。
“最后一公里”并非不可逾越
“沃尔玛离你们有多远?不远,就在你们身边。只要你们的产品有特色、有不可替代性都可以进入沃尔玛。”4月1日,在市商务和粮食局市场体系建设处组织的特色农产品对接协调会上,沃尔玛攀枝花店负责人陈劲松这样鼓励参会的企业和种植户。
会上,米易老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孔维军向沃尔玛攀枝花店及华联超市相关人员介绍了该公司7000余亩米易黄草樱桃、300余亩核桃、500亩绿色蔬菜的品质情况,以及物流配送和包装等事项,引起沃尔玛攀枝花店负责人的兴趣。
米易黄草樱桃,品质在国内有名,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沃尔玛攀枝花店负责人陈劲松表示,将向昆明区域总部推荐,申请派人来考察,“建议总部在攀销售黄草樱桃,并纳入全国400多家沃尔玛门店经营。”
“此举让企业感觉到沃尔玛并不是高不可攀,对树立信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少与会人士说。
市商务和粮食系统相关工作人员认为,农产品是大型超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争客流,不少大超市都打农产品这张牌。攀枝花早春蔬菜、特色水果和家禽蛋类等农产品的优势,目前在国内有其特色,“不少超市都想打攀枝花这张牌,只是攀枝花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采访中,相关人士透露,从目前来看,攀枝花农超对接在发展中还存在障碍,不少农产品生产基地还不具备规模化生产和长年供应的能力,产品缺乏标准化,满足不了沃尔玛超市要求。
那么,如何适应沃尔玛规则的要求?
市商务和粮食系统相关工作人员说,像沃尔玛这样的“洋超市”是由总部统一购置调配农产品,进驻要求较为严格。
沃尔玛公司除对供应商进入超市的鲜食品在采购环节、检测环节和配送环节有严格要求外,对自家亦要求极“苛刻”。沃尔玛要求收货员要严格检查产品生产日期、温度,蔬果的新鲜度,确保接受的产品是新鲜、合格的;所有验收合格的产品进卖场前须贴上色带以标示产品到货日期,用标签注明加工日期,以保证在有效的销售期限内销售。
一位曾与沃尔玛打过交道的知情人士表示,以采购环节为例。在沃尔玛完成FDC的全国布局后,沃尔玛直接在源头进行采购。源头生产商的产品将直接运往FDC,在FDC完成检测检验后,直接配送到沃尔玛全国400多家门店。就鸡蛋而言,在传统的供应链体系中,源头生产商为了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销售与配送,需要在各地铺设销售渠道并建立经销商体系,产品需要先从产地运往各地经销商,再通过经销商的仓储、配送体系后,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安全的方式送达卖场,以保证品质,“但目前攀枝花市一些农产品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现状,难适应这种要求,存在差距。”
专家建议,养殖企业、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改变与大超市谈判时不对等的现状,必须在农产品质量、规模、品种、储藏、运输、营销等方面练好内功;做好产品质量检测,不仅要达到地方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而且还要达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要做到农产品质量稳定,必须制订标准化生产制度,按标准化种植养殖;“农超对接”广泛推广,还需多方给力,政府应当在品牌建立和质量监督等方面提供服务。
采访中,何虹进表示,为推动攀枝花农产品向高端迈进,东区商务局与市商务和粮食局将为本地农产品企业入沃尔玛牵线搭桥,近期将组织市立新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市行远牧业有限公司和米易老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本地优秀农产品企业、合作社代表考察沃尔玛公司,邀请沃尔玛公司高层到攀枝花市共商“农超对接”问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新闻推荐
本报讯(殷世梅记者刘娇)4月10日,记者从东区城管局获悉,根据市民通过《阳光政务——走进东区》电视节目反映的城区扰民烧烤问题,东区通过摸底调查和宣传动员、自行整改、集中治理、长效管理四个步...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