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在市经贸旅游学校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际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5-04-09 20:34   https://www.yybnet.net/

校园全景。金沙之韵。时间回到两年前的4月。

2013年4月11日,对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来说,是载入史册的日子,是令经贸人激情澎湃的日子。

2013年4月11日,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被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

市经贸旅游学校为何能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两年的时间里,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又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学生在这所学校学习有哪些优势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深入市经贸旅游学校寻找答案。

“创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我们需付出100%的努力!”市经贸旅游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范晓红说。学校把创建工作作为推动学校再次腾飞的大好契机,通过两年时间的建设,构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职教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一套科学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能够真正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职名校,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切实发挥骨干、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大手笔投入 硬软件升级媲美高校

宽阔的体育场、气派的实训大楼、精密的教学设备……走进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你很难想象这是一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其教学环境、建设规模和软硬件设施媲美高校。

而这一切,除了学校长期以来的倾力打造,也源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建期间的大手笔投入。两年时间,两千万的投入让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有了较大提升,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两年的创建,市经贸旅游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2012万元增加到3070万元,校内实训室由106个增加到110个。与此同时,师资队伍结构和质量也明显改善,新增精品课程10门,新增“双师型”教师31人,教师主编、参编出版教材5本;牵头组建的攀枝花现代化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由40家增加到69家;数字化信息资源总量由50G增加到193G,校园宽带由50M提升到250M;职业培训规模也稳步发展,由每年11571人·天增加到每年40956人·天……此外,校园文化建设投入2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民族文化墙、礼仪文化墙、烹饪文化墙、星光大道、艺术长廊、专业部形象雕塑等,校园容貌焕然一新,文化育人氛围更加浓厚。

除了对校园硬件的打造,学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德技双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打开市经贸旅游学校官网,我们不难看到,学校对教师进修、能力提升的培训颇为频繁。最近的一次,3月6日下午3点30分,学校又举办了一场“教师能力提升汇报会”。此外,在针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等“四类人才”的培养、管理上,学校也是煞费苦心,先后制定了《师资队伍聘用、培养、管理办法》等文件。同时,通过“校企共建教师工作站”、“导师制”等多渠道、多途径打造青年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的“三师”队伍。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30多名专任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73人参加了省级培训,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由307人·天增加到1162人·天。有省、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3人;外聘兼职专业教师42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打造特色专业 建立长效培养机制

“与其花钱读并不适合自己的学校,不如学一门好的职业技能。”正成为不少家长的共识。那么,什么专业能培养未来几年的紧缺性人才呢?

记者采访发现,市经贸旅游学校毕业学生之所以有很高的就业率,是因为他们在打造专业特色品牌上的思虑深远、精益求精的专业设计。在学校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时,建设内容就包括了市经贸旅游学校的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会计、计算机应用三大骨干专业。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84项子任务要求,经过两年建设,如今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已完成80个建设项目,还有4个项目现正在积极建设中,项目完成率95%。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实行的是校企双赢的合作办学模式,充分依托学校牵头组建的攀枝花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主动与企业开展信息、人才、物资、技术方面的交流,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服务和咨询。

同时,校内实训基地新建了学生模拟厨房、多媒体演示室和糕点烘焙实训室,改扩建了面点实训室、凉菜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达7家。每年寒、暑假,学校都安排教师进入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践、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及与行业专家交流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等内容。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还定期安排学生到本市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见习、生产性实训。

在这种校企双赢的合作办学模式下,2014届学生开始受益,初次对口就业率近98%,初次就业月薪由过去的1600元提升到2000元。2014年参加全国中职学生烹饪技能大赛,获凉菜冷拼项目三等奖,实现了攀西地区参加全国烹饪技能大赛奖牌“零”的突破;参加市级烹饪技能大赛,囊括热菜、凉菜、面点、雕刻项目的团体一等奖和单项一等奖;2013年、2014年对口高职升学率100%,烹饪专业在校生由建设初的280人发展到了430人。

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校企共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按企业用人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确定计算机维护、网络维护、平面设计三个岗位群中的IT营销员、网络施工员等10个初级岗位为其主要就业方向;按照一年级岗位见习、二年级岗位实践、三年级顶岗实习的梯度次序开展工学结合。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该专业还主动出击,不断寻求新的合作伙伴。2014年,与世界500强的联想集团开展人才培养与课程开发一体化项目合作,这也是中西部地区首家、四川省唯一和联想集团开展合作的中职学校。校企双方共同投资建设了与实际工作环境相同的联想3C实训室,共同培养了联想LCSE讲师和班主任7人,开办联想LCSE工程师专班,每年招收40名中职学生就读。这些学生在通过认证考试后,将通过双向选择进入联想的服务体系实习和就业,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会计专业建设项目则通过教师工作站的形式,在行业专家和高校课程专家的指导下,设计了适合本专业学生的矩阵式综合素质养成体系,按照“会计基础实训→会计岗位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创新创业实训”的流程,采取会计手工处理和计算机信息化处理“双轨”并行的模式培养学生。形成了“矩阵设计,五层实训,双轨培养”的452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项目建设 打造和谐校园

从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的管东丹,一个来自米易山村的普通女孩,在市经贸旅游学校两年的学习后,来到北京大饭店实习,面对客人的刁难,始终微笑接待,坚持耐心服务,得到了顾客的好评。管东丹认为,这得益于市经贸旅游学校开展的“三心”德育教育。

市经贸旅游学校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三心”德育模式和“和·美”校园艺术文化体系是特色项目。

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有效帮助学生走向成功之路,实现学生从“学会做人”到“学会做事”的成才目标,市经贸旅游学校多年长期开展特色鲜明的爱心、信心、责任心“三心”德育实践,并将“三心”德育教育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努力营造“三心”德育氛围。

在“三心”德育模式特色项目建设过程中,学校遵循情感教育原则设计和开展一系列活动,如“迎新”活动、“亲情交流”活动、“爱心帮扶”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会了关爱,爱心增强,关爱他人和社会的意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三心”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也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关爱和信任的目光。他们觉得自己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仿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也逐步明白了在这片新天地中,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完全摆脱了过去的灰暗心理,变成了一个阳光少年。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有了非常明显的转变,遵纪守法意识普遍提高,遇事表现比较理智,不再盲目冲动,学生中的重大违纪事件大幅度下降,学生日常行为合格率达到了98%以上。学生对集体的关心程度有了较大的提升,愿意为集体做事的学生越来越多,报名参加班级、学生会、团委干部竞选的人数明显增加。

学校通过大力实施激励教育和成功教育等措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让绝大多数学生在不同的方面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重新找回了自信,焕发出了对学习和生活的激情,在学校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才艺,最终以一个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去迎接社会的挑战,创造美好的生活。

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和·美”校园艺术文化体系以“崇和·尚美”为理念,以达到“个人和谐、团队和谐、社会和谐”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以艺术课程和艺术活动为载体,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融入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元素,营造“以和立校、以美尚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协调发展”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打造示范性强、特色鲜明的攀西地区民族艺术教育品牌,达到培养具有文化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和·美”校园艺术文化体系共有34项任务指标,其中阶梯式艺术教育课程体系5项、艺术文化中心6项、师资队伍建设6项、艺术活动11项的28项已经完成任务的98%,精品课程建设项目6项已经完成任务的90%,总体完成项目终期任务的96%。

“升学+就业”模式 铺设学生成才之路

“没想到上中职学校,也能考大学!”2004年7月,来自攀枝花市仁和区一个农村家庭的刘有君,通过在市经贸旅游学校三年的学习,参加高考拿到四川理工学院的本科录取通知书时,这不仅让一些人改变了中职学校只能学一门手艺的看法,也点燃了众多中职学校学生的大学梦。从此,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的高考之路越走越顺,2013级现代农艺专业学生张艳以635分夺得全省该专业高考第一名,被四川农业大学录取,成为当年对口高考学生中的翘楚。

2014年,市经贸旅游学校314人参加高考,有277人上线,上线率达到88.2%,是全省中职学校高考平均上线率的两倍。不少学生考入了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理工学院、重庆师范学院、重庆文理学院等。从2004年至2014年,市经贸旅游学校已经有2000余名学生考上大学,高考上线率名列四川省前茅。

其实,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的学生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比如“五年制”高职大专、高校单招考试、成人专科、本科教育等方式圆梦大学。这要归结于市经贸旅游学校实行的“升学+就业”办学模式,这些改革为每位学生铺设了成才之路。

对于愿意就业的学生,市经贸旅游学校实行“2+1”学制,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带薪顶岗实习。学校实行“订单招生、定向培训、定点就业”的“三定”模式,并与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学生就业得到保障。现在。一些企业已为在校学生发放奖金或“冠名”等方式提前预定学生。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他们中有许多人在就业的岗位上,充分展示了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深受用人单位的重用,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提拔,走上部门负责人的岗位,踏上了展现自我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道路。2004年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倪成梅,如今在川惠大酒店任总经理助理;1999级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的何莉,现任攀枝花市大盛世纪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08年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任勇,现任云南丽江丽歌假日酒店副经理;2009年会计专业毕业的祝玛央青,现任上海巴国布衣浦东店经理……还有不少的同学走上了教师、厨师长、部门主管等职位。

“我们学校实行的‘升学+就业’办学模式,可以说满足了学生就业升学的双重需求。”校长范晓红乐见当前中职学生发展路径选择的多元化发展,觉得这是符合当下实际的合理安排。

来自教育部2015年3月3日公布的2014年全国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证实,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577.70万,就业人数为558.54万,就业率为96.68%。

今年4月,市经贸旅游学校将迎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验收。

在“新常态”下,市经贸旅游学校决心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抓好学校内涵建设,夯实基础,改革创新,为国家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全国领先的网络实训室。

工学交替认知实习。

岗位与课堂无缝对接。

学生礼仪队合影。

艺术节文艺汇演。

新闻推荐

上接第二版

(上接第二版)序号省文件审批项目名称设定依据共同审批对象目录序号部门审批部门...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在市经贸旅游学校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际)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