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正在接受康复治疗。□本报记者 谢德忠 文/图
儿童脑瘫康复的品牌从这里叫响
让每个孩子康复后从这里走出去
近日,记者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在面积1600平方米的康复治疗室里,看到医务人员正在为脑瘫患儿开展一对一的康复训练。
在得知记者来采访的时候,一位患儿的母亲异常激动:“看看我的洋洋现在恢复得多好!才三个月他自己已经能站着走路了,真的太谢谢这里的康复医生了,他们像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洋洋,真得好好谢谢他们!”她的孩子叫洋洋,在半岁的时候检查发现患了脑瘫,在四处周转治疗后,闻听市二医院康复科专门针对脑瘫儿童推出的游戏康复项目很有特点后,专程从仁和区慕名前来治疗。
脑性瘫痪俗称脑瘫,简单说是婴儿在出生前后脑组织受损导致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的疾病。如果康复治疗不及时、不正规、不合理,极易导致儿童终身残疾。因此,脑瘫成为继脊髓灰质炎之后导致儿童终生残疾的主要祸因,给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小儿脑瘫康复从这里开始。
2004年,攀枝花市有幸成为了“挪威援助脑瘫康复”项目中的全国两个试点城市之一,赶上了把国际上诞生不久的现代康复技术引入攀枝花的最好时机。而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被选为第一家援助试点医院,也成为攀枝花市率先引进现代康复技术的第一家市级医院,医院与攀枝花市残联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了这项工作。
11年来,市二医院中技术力量雄厚的康复科借助先进的康复设备和技术,调动多种医疗学科协同作战,创新脑瘫训练的趣味性、实用性,提升患儿参与康复训练的主动性与竞争性,融脑瘫康复与教育为一体,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儿脑瘫康复体系,有效减少了儿童残疾。他们先后收治小儿脑瘫患者120余人,脑瘫治疗总有效率达93%以上,被患儿家长们称赞为“脑瘫儿童的康复乐园”。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李顺品说:“我们二医院的小儿脑瘫康复抢占了攀枝花这一领域的话语权,并在川西南、滇西北地区崭露头角”。由于工作出色、成效显著,康复科医生余虹第一个被攀枝花市残联选派往国内最高康复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一年学习康复技术。随后,在攀枝花市挪威援助脑瘫项目中担任评定和治疗组组长,承担全市脑瘫患儿的筛查、评定,并对全市脑瘫康复站给予技术指导。
十年磨一剑。在市二医院康复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奋斗下,随着康复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累积,市二医院脑瘫康复技术也逐渐从青涩走向成熟,走在了全市脑瘫康复的最前沿,为更多的脑瘫儿童摆脱残疾,恢复正常生活创造了条件。
“让脑瘫患儿科学地、正确地、有效地接受功能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残余功能,尽最大努力缩小与健康儿童之间的差距,使他们能自理生活,甚至接受教育。”市二医院康复科主任王斌说,他们目前正致力于把康复科做强做大做精,打造区域技术品牌,辐射周边地区,让更多的脑瘫儿童像正常孩子一样,同在蓝天下幸福成长。
11年来,为了让被救治的每个患儿都能达到回归社会的目标,康复科不仅为每个患儿设计了“一对一”的个性化治疗计划,而且还针对儿童顽皮好动、喜好游戏的天性,将所有治疗计划全部融入到有趣的游戏之中,将枯燥乏味的重复训练转变成童趣十足的好玩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康复,在快乐中成长,创新了独具特色的治疗方式——游戏康复。
“这个孩子在这里康复训练四个月了!”康复医生余虹正引导6个月大的燕子接受功能训练。余虹说,在正常情况下,孩子6个月就能坐了,但燕子因为脑部损伤,侧平衡特别不好,坐起来就会往一侧歪,因此,主要给她进行侧平衡训练。经过4个多月的康复训练,燕子已基本痊愈。
“让每个孩子康复后从这里走出去,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余虹说,11年来,一批又一批的脑瘫患儿带着天真灿烂的笑脸从这里离开,获得融入社会和上学的机会。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记者陈兵)近日,记者从市国资委获悉,攀枝花市将采取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应急保障、强化监管和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逐步化解机动车安全检测滞检拥堵问题。自今年3月1日,全国统一执行机...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