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仁和区累计接待游客18.81万人次,同比增长19.81%;旅游总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30.94%,旅游业实现开门红。
一座依山傍水的现代化城镇,为何令八方游客流连忘返?除了得益于近年来仁和区城市形象的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里的康养产业不断释放活力。
“细胞分裂”——
芒果树下话康养
走进仁和区前进镇普达村,郁郁葱葱的芒果林正值盛花期。记者透过芒果林看到了另一番景象——车来车往、机器轰鸣。芒果基地为何会出现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因为这里正在经历着仁和区的一次探索实践。
近年来,随着攀枝花城市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充分开发利用攀枝花优势资源的呼声越来越高,阳光康养产业逐渐发展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兴产业。而仁和区拥有良好的人居环境以及成熟的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这为助推康养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围绕自身优势,仁和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推动一三产业互动共振,落户普达村的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便是仁和区大胆尝试的一个缩影。
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是仁和区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不低于80亿元,预计2020年整体投入运营。项目立足普达村优质的芒果资源优势,引入国内外先进健康、养老、医疗服务机构,高标准打造国内医养结合典范。“目前,度假区已经建成阳光游乐板块,滨湖康养、山地度假和健康运动三个板块正在加快推进中。”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芒果产业与康养产业相融合,两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是仁和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的一次探索,不仅刺激了第一产业中的传统细胞,更为第三产业发展注入了康养的新活力。
“细胞融合”——
突出优势助力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释放了仁和区产业发展的潜力,还推动了新兴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的融合。
仁和区已形成共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区将以农业打底、环境优化,推动康养下乡、现代农业上山,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今年,仁和区将认真谋划实施近郊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建成的新农村聚居点为载体,提升旅游新村经营管理水平,围绕示范农庄打造,引导农民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农村康养服务。
同时,仁和区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方参与的发展方向,突出发展“康养+农业”、“康养+旅游”、“康养+工业”、“康养+运动”、“康养+医疗”等重点产业,丰富康养产业载体,突出仁和阳光康养先导区地位。
在仁和这片热土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产业细胞的分裂与融合正在加速进行,活跃的细胞正在为区域经济“肌体”不断注入新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唐波)4月15日,应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邀请,中央电视台时政新闻部资深记者王哈男在攀枝花会展中心为攀枝花市近百名新闻、宣传从业人员举办业务培训讲座。作为央视资深摄像记者,王哈...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