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走遍中国》栏目深度解读攀枝花,让全球观众感受到攀枝花的火热和美丽。“从飞机落地的那一刻,这座城市就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蓝天白云、和煦阳光,优质的环境出乎意料。”《走遍中国》栏目编导苏庆谊说,攀枝花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工业城市环境不好的刻板印象,给游客内心带来强烈反差,所以就有了系列宣传片首集《再现蓝天》的成型。苏庆谊告诉记者,攀枝花在城市转型上十分突出,走出了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康养产业的特色之路,“现在我已经成为攀枝花的义务宣传员,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攀枝花舒适的气候十分适合康养。”
《走遍中国》栏目编导魏峰第一次“赴约”攀枝花,主要负责系列宣传片第三集《钒钛之都》的编导工作,攀枝花丰富钒钛资源的战略意义,让他感触颇深,这座移民城市的热情和包容,让他感觉温暖,“这里文化多元、市民和善,有着很强的城市凝聚力和吸引力。”
节目播出后,攀枝花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媒体热线、政府网站、论坛、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各种渠道表达观后感。一位市民在攀枝花政务微信平台《攀枝花发布》上留言:“爷爷和外公都是上世纪60年代参加三线建设来到攀枝花的,他们经常对我讲当年创业的不易,讲家园的巨变。尽管爷爷和外公都已去世,但身处这座城市的我,感觉自己依然生活在他们博大的怀抱中,延续着他们追求卓越的梦。这部片子让我像爷爷和外公当年一样激情燃烧。”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攀钢集团公司政工部干部向市委宣传部反映:《盛开的攀枝花》系列片让攀钢干部职工备受鼓舞,攀钢打造世界级钢轨品牌、创新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艰苦探索在系列报道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大家对攀钢再次腾飞、建成世界级钒钛企业充满信心。
“这座城市真的有魔力,会让人念念不忘。”年过七旬的市民吴家昌、李素范夫妇近期也在关注《盛开的攀枝花》。两人于1976年从吉林来到攀枝花,加入到三线建设中,退休后,两人回过东北老家,但总是惦记攀枝花,于是又返回攀枝花养老。“这里留下我们太多记忆,我们也见证了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近年来城市环境和形象的变化非常自豪。”吴家昌希望老朋友们通过这部宣传片重新认识攀枝花,重返攀枝花亲身感受“中国康养胜地”的魅力。
“能够在央视看到咱们攀枝花的美丽变化,亲切又激动,想念那里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水果!”最近,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马洪梅经常在朋友圈晒阳光花城的蓝天白云,缓解对攀枝花的“相思之苦”。曾经在攀枝花工作6年的她,早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看到镜头下攀枝花的嬗变,她觉得十分自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舒琪雯)4月13日,记者从市教体局获悉,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攀枝花市流动人口子女持《居住证》即可就近接受义务教育。近日出台的《攀枝花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实施规定》明确提出,...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