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民政工作直接面向基层,直接联系广大群众,承担着调节社会利益、助力脱贫致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重要职能,在加快建设中国康养胜地,推动攀枝花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民政部门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做到思想认识再提高,为民惠民再给力,服务能力再增强,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狠抓示范推进,扎实推进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和工程,推动全市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要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灾害应急管理制度,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持续做好“双拥”工作,妥善解决驻攀部队建设和官兵待遇等问题,巩固和发展“双拥模范城”成果。要加强民政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提升基层民政工作水平。要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尽快制订出台康复养老机构优秀护理人员评选标准,激励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推动攀枝花市阳光康养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在传达学习省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座谈会精神时,会议指出,近年来,攀枝花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力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然存在标准制订相对滞后、农业知名品牌较少、产业规模不大等问题和不足。
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座谈会精神,切实深化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全力推进农业产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取得新的更大突破。要大力建设符合本地农业发展实际的标准化示范基地,进一步推广种植优质农产品,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效益;要全力打造优质知名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攀枝花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引进外来优质企业,培育扶持本土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要围绕中高端市场需求,突出攀枝花特色和优势,找准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整合、盘活农业资源,创新发展“康养+农业”,实现农业与第三产业“双丰收”;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好规划制定、政策引导、服务监管等工作,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要主动加强市场对接,优化产销组织,着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吴晓莉记者徐铭)6月2日,仁和区传达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大会暨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精神和省委工作报告,就...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