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攀枝花 今日米易 今日盐边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今日攀枝花 > 正文

勇攀高峰更惠民 仁和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9-04-26 07:01   https://www.yybnet.net/

该院新开展经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组织职工义务献血。该院血透室于2018年7月投入使用。张荣太 黄继春 本报记者 王南桢

去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我们又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各行各业奋勇争先,以优异的业绩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去年12月21日,在“四川省卫生信息年会暨2017年数字化医院授牌仪式”上。仁和区人民医院作为攀枝花市首家、也是唯一 一家三星数字化医院获得了授牌。

今年1季度,仁和区人民医院门急诊64952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住院人次3893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8%;手术台次达984台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4%,实现开门红。

今年4月,仁和区人民医院从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得更大的喜讯:经过2018年医院等级评审,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好事连连,捷报多多。这是仁和区人民医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决策部署的结果,更是全力投入建设区域医疗卫生高地的新开端!

四十载发展 光辉闪耀

仁和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78年2月,是一所政府举办的非盈利性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爱婴医院、新农合、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市首批惠民医院)。建院40年来,该院一直秉承“以病人为中心 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院宗旨,遵照“严谨 创新 团结 奉献”的院训,力求“建设区域特色重点专科,打造一流县级综合医院”,以适宜技术服务辖区群众,走特色专科发展之路,做到“院有影响、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2006年4月底,仁和区委、区政府与市中心医院协商达成协议将该院交由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托管。从托管以来,各项工作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2014年医院从旧址搬迁到新址后,随着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技术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门诊量、出入院人次、业务收入出现飞跃式增长,使医院的整体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06年,医院业务收入1041.98万元,总资产仅958.21万元;“十二五”初,业务收入3563.10万元,总资产2838.02元;2018年业务收入达到了10429.74万元,总资产20655.67万元。

如今,该院担负着区域内27万人口和邻近永仁、会理、会东部分地区群众医疗急救、预防保健、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指导、进修学习、全科医师培训、医学院校学生临床实习与教学、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医疗保障和学术科研等任务。先后荣获“四川省医院管理先进单位”、“四川省卫生单位”、“四川省三星数字化医院”、“攀枝花市文明单位”、“仁和区征兵体检先进单位”等殊荣。

锐意进取 瞄准“二甲”新目标

自“十三五”发轫,仁和区人民医院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制定了2017-2021年中期发展规划:2017-2021年医院发展以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为目标,将该院建设成为全市一流的现代化县级综合医院。

仁和区委、区政府和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医院的发展,将仁和区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工作纳入了政府工作计划,并多次到医院调研、指导创建具体工作。

2017年8月21日,仁和区人民医院正式启动了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工作。随即,医院迅速成立以院长挂帅的创建二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创建办公室,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考核标准、奖惩办法,确定创建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并重点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创建“二甲”的号角正式吹响。

以创促建 推动医院持续发展

“创‘二甲’医院既是衡量我们工作的一竿标尺,又是我们大练内功的绝好时机,我们对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找差距,对照短板添措施,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努力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仁和区人民医院院长陈建勋对创建过程深有体会。

光荣的使命,艰巨的任务,“抓铁有痕、踏石有印”见功夫。

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领导和专家的悉心帮扶和指导下,全院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注重考核落实。该院建立三级综合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由院长任主任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调全院质量管理活动。设置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学术管理委员会等13个必备委员会。每个委员会下设了专门的部门负责日常管理,每个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小组,落实医疗活动的组织、检查、评估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月月抓、临床科室天天抓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格局。

严格技术准入,优势技术彰显。医院建立了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实行了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对新技术均建立有医疗技术风险机制和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严格实施新技术准入与风险管理。2017年开展新技术项目8项,2018年开展新技术项目16项。

狠抓急诊管理,提高急救能力。急诊科坚持强化医务人员业务学习,不断加强急诊急救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保障急诊绿色通道畅通,2018年对急诊科布局进行了改造,更加优化了患者就诊流程。2017年全年急诊量24769人次,“120”出诊1657人次;2018年急诊量33024人次,“120”出诊1758人次。

规范手术管理,降低手术风险。医院实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度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落实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建立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手术的离体组织100%做病理学检查,以明确术后诊断;将非计划再次手术纳入院科两级管理;手术者、麻醉师、护士三方相互监督,严格执行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参与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

严控输血指征,促进合理用血。2017年,该院成份输血率100%,输血前检测率达到100%、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达100%。

推广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医院把开展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2018年6月该院启用临床路径信息化系统,使临床路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目前该院信息化支撑下的临床路径已达50个病种,涵盖全院8个临床科室。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该院健全二级护理管理体系,培养护理人才队伍,坚持依法执业,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着力改善和提高医院服务质量。该院推行预约服务,缩短待医时间;优化流程管理,改进就医体验;畅通绿色通道,赛跑生命时间;认真处理投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训。

大力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该院推进分级诊疗,全面落实双向转诊,全面取消药品卫材加成,群众就医费用进一步降低。

近一年来,医院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在2018年5月16日至5月18日成功举行了管理能力比赛,全院30多位中层干部参加,通过比赛,全院干部掌握了管理工具的运用,提高了综合管理能力。

创建圆梦 开启发展新征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拼搏与默默奉献,使医院“二甲”创建工作赢得了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2018年7月31日到8月3日,医院顺利通过四川省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组的现场评审。

如今,该院省、市级医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共11人,市青年联合会委员1人,市劳模1人,市级先进工作者1人,市高层次人才2人。在业务技术骨干、先进典型的带动下,该院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除了能承担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外,也能够完成区域内绝大多数危急重症、疑难患者的救治任务,基本上实现了大病不出区的医改工作任务。社会评价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二甲医院”创建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更是新机遇和新挑战。该院陈建勋说:“2019年是全院职工期待再创佳绩的一年,面对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医疗健康需要,我相信,全院职工将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依靠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市中心医院的帮扶,我院定会以崭新的姿态,扬帆起航,再创辉煌!”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十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次会议 黄正富主持

本报讯(记者刘鲲)4月23日下午,市十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黄正富主持会议。市...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勇攀高峰更惠民 仁和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