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毅 特约通讯员 王文锋
4月15日一大早,攀钢生活公司机关食堂、培训餐厅、大渡口食堂的大厨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当天,攀钢对口扶贫村贵州省盘州市刘官街道瞿家庄村为他们送来了83.5公斤云茸。面对这批新鲜而珍贵的食材,大厨们采用烩、炒、煮等方式,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供攀钢干部职工品尝,共同分享攀钢产业扶贫成果。
“口感嫩滑,菌香扑鼻”“亲民的价格,松茸的价值”……得知攀钢干部职工对云茸的认可,远在盘州市瞿家庄村的攀钢驻村干部、瞿家庄村第一书记何凯长出了一口气。
小小云茸,见证了攀钢作为中央企业的责任与担当。2018年,攀钢承担了2个国家级贫困村——贵州省盘州市瞿家庄村和淹五寨村的扶贫工作。攀钢各级领导深入盘州市对口扶贫点调研督导。特别是在产业扶贫方面,攀钢坚持“兼顾眼前,立足长远,结合实际”的原则,在瞿家庄村开展云茸等种植项目,并于2018年底投资实施。
云茸学名为大球盖菇,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培育的菌类新品种,属于珍贵的有机菌类,富含人体所需的大部分基础营养成分。为让珍稀的云茸在瞿家庄村“安家落户”,攀钢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多方沟通、协调,为其创造良好条件。何凯和村民奔走田间,科学种植,悉心管护。看着地里布满了菌丝,村民心中充满喜悦。
今年3月份,正是出菌的关键时候,因攀钢投资、同步推进的老鹰大塘子灌溉项目刚进入尾声,还未正式投入使用,10亩云茸的灌溉成了大问题。关键时刻,村民们主动用生活水浇灌,让云茸喝足了水,长势喜人。云茸产量从每天25公斤到50公斤再到100公斤的速度增长,实现了稳产稳质。
然而,对享有“人工松茸”美誉的云茸,当地老百姓的认知度并不高,销售面临困境。近期,何凯在朋友圈和抖音账号频繁推广云茸。去年底,瞿家庄村农村合作社就积极开拓昆明和盘州市场,但效果不太明显。“如果前期投入更多时间、精力进行市场推广,利用好政府和企业的资源,估计情况会乐观很多。”何凯有些自责地说。
自何凯挂职第一书记以来,瞿家庄村各项工作得到了群众认可。因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多,在省级、市级、县级各类抽检工作中,瞿家庄村一次不落被选中迎检。今年3月17日,盘州市近500个需脱贫摘帽的村子又一次迎接抽检,瞿家庄村作为25个被抽中村子之一,顺利通过了第三方评估。因工作出色,盘州市任命何凯挂任盘州市刘官街道工作委员会委员、副书记,协调统筹相关工作。
工作任务繁杂,云茸的市场推广就变得更加艰难。何凯的焦虑,牵动了千里之外“娘家人”的心。在攀钢扶贫办多方协调下,攀钢生活公司、物贸公司和积微物联昆明达海等兄弟单位采取“以购代捐”的方式,让“待字闺中”的云茸走出瞿家庄村,走上攀钢职工餐桌,缓解了当前瞿家庄村云茸销售难题。
可是,每天100公斤的出菇势头,仍然让何凯心急如焚。4月17日,何凯开着装有云茸的小车穿行在盘州市大街小巷送货,在盘州市最大的农贸市场摆摊卖云茸。目前,瞿家庄村的云茸已经批发给4人销售,并积极筹备在盘州市中心、柏果镇、双凤镇设立固定销售点。就在当天下午,何凯多方协调,谈妥了盘州市中心的固定摊位,每天可以销售40公斤左右的云茸。
“立足本地云茸鲜品销售,建立稳定渠道,贵州、云南仍然是瞿家庄村的销售主战场。”何凯说,他最大的愿望是解决好冷链物流,让云茸像攀枝花的芒果、枇杷一样,销往全国各地,为瞿家庄村插上腾飞的翅膀。
新闻推荐
放弃公务员职位 热血青年走进军营 来自攀枝花学院的特别报道(三)
顶着烈日训练的杨光富。□本报记者李云飞文/图攀枝花学院毕业的这个小伙子,放弃了公务员职位,毅然走进军营。4...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