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集结
建立通信联络
做好保障
为提高四川消防重特大地震灾害救援能力,结合即将开展的全国地震救援拉动工作要求,5月8日,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开展了攀西地区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此次地震拉动演练,假设5月8日8:30,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东经:26.5,北纬:101.7)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全过程、全要素拉动演练
“灾情”发生后,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先后调集成都、攀枝花、泸州、绵阳、宜宾、凉山6个支队共7支轻、重型地震救援队,以及雅安、乐山 、眉山3支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参加演练,总队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共调集292人75车12犬,演练耗时近4小时。
演练以“无预案、双盲式”的方式,按照实战要求对应急响应、力量调集、灾情搜集、信息研判、社会联动、辅助决策等环节进行了全过程、全要素拉动演练。
多方救援力量紧急集结
8日8:30,在总队统一调令下,攀枝花消防支队地震轻型搜救队迅速赶赴集结地——培训基地,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完成队伍及车辆装备编队,按标准满额携带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和器材装备。
“地震”发生后,多方救援力量紧急集结,清点、携带各类装备,随时奔赴“震区”,攀枝花消防支队就是其中之一。“此次演练调集了由成都、绵阳、攀枝花三支力量组成的国家地震救援四川大队,其中成都、绵阳地震救援队分别在两地机场附近集结,做好空中力量投送准备性训练。”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战指挥人员首当其冲,携带装备器材与办公设备,第一时间赴指挥大厅集中值守,建立指挥作战平台,与主战支队对应职能组建立对口联系。
通信也极其重要。“通信保障组不仅要保障各级音视频会议畅通,同时要第一时间调派事发地消防大、中队通信保障人员,快速建立与部、总队指挥中心的通信联络,根据灾害规模和受灾程度,调度应急通信保障力量。”该负责人说道。
本次演练共出动10支应急通信保障队、13辆通信保障车、13架无人机、50名通信岗位指战员。圆满完成途中通信、卫星通信链路建立、前方指挥部搭建、现场图像采集、无人机航拍、全景图制作等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在战勤保障方面,战勤保障组根据灾害类型,做好了总队仓库人员、物资遂行触动准备,并调集所在战区总队战勤保障基地力量迅速集结,做好出动准备。
同时,“地震”发生后,总队、支队官方微博第一时间更新“地震”信息,及时发布救援力量集结、出动情况。
协调配合 取得实效
在地震拉动演练结束后,总队董绍棠参谋长组织参与此次演练的指战员进行讲评。董绍棠参谋长肯定了此次地震演练取得的成效,希望各方要高度重视,协调配合,进一步提升地震救援能力。
根据《2019年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总体方案》,此次地震演练结束后,还将陆续开展消防站演练以及省、市(州)级演练,以进一步切实提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地震救援能力。
毛楠陈琳李潇锋本报记者杨侃昕 文/图
新闻推荐
蹲点手记□本报记者寇敏芳热,是攀枝花的气候特点。到这里采访的第一天,就领教了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热”,也是攀...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