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康
2001年8月,国有企业改制进入最实质的阶段——企业解体,职工解除身份,买断工龄,自谋职业或重新改组。盐边县化建公司18名员工一下子处在了彷徨中,解体后到底怎么办,没有人能回答。
夏斌,这个70后的年轻人很有想法,主张大家不要散伙,以原有的固定资产为依托,振作起来,重组创业,还是一条比较现实的道路,于是大家就推举他当头儿,一起创业。夏斌也就成了夏总。
当时留给这群人唯一可以经营的项目就是炸药。可别认为这是垄断物资就定会大有市场,其实炸药经营也有难处。第一、经营炸药一样是有竞争的。当时国家要整合经销单位,整合就是对杂乱的爆破行业实行精减,走规模化、集团化的道路。整个市区只批一家,而想来竞争的都是实力强大的企业,国家当然愿意将这种事关安全大事的重任交给有实力的人。为了在竞争中有足够的优势,夏总号召大家将买断工龄的钱入股企业,大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终于凑够100万元。大家拿出其中50万元完善炸药库房,使其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在硬件上占了优势,终于保住了炸药经营权。第二、炸药既然是国家特种物资,那价格就不是自己说了算,物价局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执行国家价格。在税收上也没有任何优惠,利润十分微薄,因此,仅靠这单一的项目是不能维持企业发展的,必须拓宽经营门路。
1999年1月,川投电冶进入盐边,这给化建公司带来了机遇。为了与这个大公司做上生意,夏总真是费了一番心思。再大的企业,有时会因为一个小问题而影响全局,这时,夏总就不失时机地出现在川投的工地,川投哪怕只需要一根铜管,一个小配件,他都立即组织人员去采购,及时送到工地,以解对方的燃眉之急。事情虽小,却给川投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于是川投决定将做包装桶的冷扎板供应业务交给了化建公司,不久,干脆把批量生产的包装桶加工业务也一并给了化建公司。几年下来,这两项业务让化建公司获得几百万元收入,这就是重组以来,他们淘到的第一桶金。
依靠川投,不是长远之计,它流动性大,工程一旦结束就走人。2005年春,川投公司果然搬走。然而,夏总有的是办法,2006年,在他的一手策划下,又在本市注册第一家瑞祥爆破公司。前文说过,单靠经营炸药很难维持运转,利润有限,销售数量有限,很多职工因此而没有岗位。注册了这个公司,业务范围就扩大了,增加了工程爆破、爆破设计、爆破评估、爆破施工、全市爆破培训等。再用100万元购6台炸药专用运输车,对全县的各订点用户进行炸药配送,实现了从生产、销售、运输、使用、贮存的一条龙服务,人称“爆破一体化”。公司人员满负荷运转,化建公司又一次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打了一场翻身仗。
搞经营,当然是门路越多越好。2008年,企业又投资800万元,与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公司合作,上了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叫“生产现场混装胶状炸药”。这是一种最先进、最安全的爆破方法,现场将几种原料用泵灌进几米深的炮眼中,再加入敏化剂进行反应才变成炸药,引爆装置也不用雷管,而是电脑指令化学反应。这种炸药不用贮存,也不会被盗。高投入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和磨练,化建公司在攀枝花市爆破行业已处于领先地位。说硬件,有资质、有设备;说软实力,信誉好,有亲和力。2009年企业被龙蟒集团看中,将矿区所有爆破作业全部交给他们去做,合同一签就是十年。
1997年至今,化建公司为国家交税1000多万元,解决下岗国企职工再就业人员30多人,为希望工程、光彩事业捐款多次,还要负担改制时遗留下来5人的退休工资,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再创业成功的典范。现在,企业职工的遗憾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初入股的时候应该多入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李付祥)2010年,盐边县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成功申请专利项目6件,成功注册知名商标3件、著名商标1件,成功申报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5个无公害农产品。去年,盐边...
盐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