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5日,当记者来到盐边县渔门镇开明木材加工厂,该厂老板徐开明正和员工们一起忙碌,为客户加工木板和方料。徐开明告诉记者,目前他遇到了一个既让他开心,又让他非常苦恼的问题,他的木材加工厂现在订单连续不断,可是就因为缺乏周转资金,购买不进来大量木料进行加工,许多订单不得不忍痛给推掉。
现年39岁的徐开明初中毕业后就到三滩道班做了一名道路养护工人,工作了一年多后,他又到盐边县一家煤矿打工,期间还参加了省里举办的企业法人培训,1994年培训结业后,徐开明开始自主创业,他买下了■鱼乡伙房村的一个小型铁矿,四处筹资修建运矿道路、兴建厂房、办理采矿许可证等,结果矿石都已经开采出来了1万多吨,就在准备把矿石往外运出销售时,因为种种原因被搁置了下来。直到现在,他的矿石一车都未能卖出去,他也因此背上了300多万元的沉重债务。
迫于生活压力,2000年起,徐开明不得不四处打工,市区部分道路改造以及部分建筑工地他都去干过活。期间,他抽空去市、县相关部门了解创业等相关政策,争取得到政府的扶持。徐开明担心:要是全靠打工,300多万元债务恐怕一辈子也还不清,只有通过办企业,一旦企业效益好了,总会有把债务还清的时候。2009年,徐开明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他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了近30万元资金,在渔门镇三叉口村回龙组办起了一个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木材加工厂。刚开始经营时,由于市场打不开,徐开明到处去联系销路,渐渐地他的厂子以产品质量好、价格相对低廉赢得了众多顾客的信赖。
如今,不仅渔门镇及周边的矿山企业都到开明木材加工厂来定购方木和板材,而且还有西昌、盐源、昆明、成都等地的企业也来人来电订货。徐开明就是苦于缺乏周转资金,没有充足的来料进行加工,他聘请的3名员工经常想干活却没活可干。开明木材加工厂开业两年多来,徐开明现已基本上还清了用于办加工厂投资的借款。目前,徐开明最迫切需要一笔周转资金,只要他的木材加工厂顺利地运转起来,将企业逐步做大做强便指日可待,偿还沉重的债务也有了希望。徐开明还打算延伸产业链,不仅做简单的来料加工,还将生产桌、椅、床等各种家具,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徐开明说,正如一首歌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他坚信经过磕磕碰碰一路艰难走来,他总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企业也一定会越办越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彭雪梅)为深入贯彻中央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视频会议精神,盐边县坚持在教育、责任、实绩、监查上下功夫,积极抓落实、求实效,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确保换届工作圆...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