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盐边新闻 > 正文

“点亮”农家新生活 □本报记者 林莲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7-22 18:40   https://www.yybnet.net/

陈旧、老化的木电线杆颤巍巍的立在道路两旁,与山对面挺拔的水泥电线杆形成鲜明对比。通过水泥电线杆搭起的电线,光明和能量被送到盐边县温泉彝族乡热水塘村一户户村民家中。

7月20日临近正午时分,盐边县电力公司许世友等13人肩扛着水泥电线杠沿着热水塘村社公路向山腰缓缓前进,前方山腰隐隐可见十几根已立好的电线杆。“山路太陡,货车上不去,水泥电线杆要人力一根根的抬上去。”许世友一边擦着汗水,一边说。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推动下,热水塘村逐步发展烤烟和桑蚕产业。目前全村将近一半的农户种上烤烟,种植面积达到900亩。但当初由国家投资,民工投劳,乡、村规划的电网线路已经无法支撑起发展烤烟和桑蚕产业所需用电。

为此,该村“挂包帮”帮扶单位攀枝花市电业局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方案,实行农网改造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攀枝花电业局投入57.64万元,完成1社、2社的农网改造;2011年,启动3社~9社的农网改造计划,预计投入156.4万元,将架起10千伏线路0.6公里,安装10千伏配电变压器4台,新建低压线路18.5千米,新建220伏架空线路5.17千米,受益农户将达到399户。

“以前烤烟都用煤和柴,一吨煤要500元,现在烤同样的烟最多只要200元。省钱省事不说,而且用电烤出来的烟,颜色好,质量上乘。”村主任杨焕宇介绍,现在全村建起了83座密集式烤烟房,全部依靠电力烤烟,每亩可以增收20%。“即能增加收入,又保护了林木。”

“我们也想用上电冰箱、电磁炉。但是以前只要一下雨,我们这里就要停电。现在电网改造好了,我们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村民杨东贵乐呵呵的讲起电网改造的好处。

新闻推荐

小山村的春天 □刘沁灵

古老的山路只能与牛结伴人的脚步同牛的脚步一般沉重压出一道道重重的呻吟道旁的山花开了谢,谢了又开雨水,汗水,泪水流过一寸寸被翻了千遍的黄土干涸的眼里开出了一朵一朵枯黄的叹息后来一声春雷的呼...

盐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点亮”农家新生活 □本报记者 林莲)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