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半年,中共盐边县委、盐边县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绿色幸福盐边”的构想,为盐边县建设“特色生态文明新盐边”的战略目标指清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绿色”和“幸福”两个简单的词,在盐边县领导班子看来,结合盐边的“天时”、“地利”、“人和”——国家建设低碳环保城市的步伐、盐边自身的地理地貌优势和特色、老百姓追求健康生活的愿景……在这之上,盐边人将其与未来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未来的盐边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共盐边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仁杰,详细了解“绿色幸福”的“盐边概念”。
记者:“绿色幸福盐边”的构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李仁杰: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们提出了建设“特色生态文明新盐边”的战略目标。现在看来,这是一个符合盐边实际的选择。这个选择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在进一步认识县情、发展阶段特征、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作出的,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绿色幸福盐边”的构想,是“特色生态文明新盐边”的实现形式。
记者:能具体谈一谈怎样理解“绿色幸福盐边”吗?
李仁杰:“绿色幸福盐边”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从物质层面,就是要努力实现以绿色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包括发展绿色产业,培育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绿色村镇,保护恢复生态等;第二,从精神层面,就是要努力实现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社会发展,包括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发展现代教育,提升健康水平,繁荣先进文化,促进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建设安全社会等;第三,上述两个方面构成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其中,绿色发展是幸福的基础,没有绿色发展就没有社会进步;同时,没有社会进步,绿色发展就没有保障,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幸福盐边。可以说,绿色代表盐边发展上追求城镇发展与自然、生态、社会的和谐共生;充分发挥盐边县生态本底优势和城镇建设后发优势;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和生态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跳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老路,结合盐边实际,以经济适用为原则,按照绿色、生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实现创新跨越式的盐边城镇化发展道路。幸福表达盐边响亮提出以民生幸福为城镇发展的终极目标;逐步实行从单一的经济或物质财富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到更全面关注国民幸福总值(GNH),实现“政府善治、混血经济、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的平衡发展,即从单纯注重物质满足到注重全面幸福;强调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努力增强社会和谐程度。
记者:能用最简单的话勾勒一下“绿色幸福盐边”的未来吗?
李仁杰:我们认为,从某种程度看,“绿色幸福盐边”就是老百姓对发展成果的感受。大体上,这种感受可作这样一个描述:绿色产业日益发达,绿色村镇富有特色,绿色山水更加美丽,人人享有良好教育,个个都有健康身心,家家实现充分就业,对对夫妻恩爱和睦,处处彰显公平正义,事事都能依法办理,时时都有安全保障,天天都有快乐心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海峰)据悉,从7月20日到9月30日,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共计11个西部省、市、区交警部门联动协作,对客运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整治,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攀枝花市交警部门按照整体部署,积...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