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这条路以前是用泥巴和石头堆出来的,车子进出要有人推才行;现在路面硬化了,大家出门方便多了。”7月3日,盐边县红格镇红格村六组组长熊顺江带领部分村民,对从自家门前穿过的通村公路进行了维护和清扫。
熊顺江所说的这条村道,如今已成为红格村通向外界的一条主干道,这得益于市公安局在开展“挂包帮”活动中向该村提供的真情帮扶。
2011年,市公安局安排相关人员在对口帮扶的红格村进行调研走访时了解到,村里原有的道路坡度大、路面窄、弯道多,而且坑洼不平,导致了村民出行困难和果蔬外运不畅,同时还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为了解决“行路难”这一制约红格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市公安局于当年3月,协调市交通局落实了7万余元专项资金,帮助该村对通村公路进行了硬化。“现在,车子停在公路边就可以把新鲜的水果蔬菜运走。我们再也不用为水果蔬菜运不出去而犯愁了。”熊顺江高兴地说。
自“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市公安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主动作为,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解难事。2010年9月,市公安局领导在红格镇调研时了解到该村村民有办理摩托车证照的需求后,立即协调市车管所组织人员到红格镇进行走访调查,并迅速落实了“摩托车下乡”的服务措施。
截至目前,市车管所已经根据村民需求,先后16次深入红格村开展“摩托车下乡”活动,为村民办理摩托车驾驶证1862本,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246辆,帮助村民节省费用113万余元。“以前我们必须到市里去办理摩托车等机动车驾驶证,既浪费钱又要耽误农活。”村民王清东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到市里考驾照,把生活费、住宿费和来往路费加起来要1200多元,现在到镇里报名参加培训,只需要一个多月就能考到驾照,费用只要300多元。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融入真情,加大帮扶力度,让红格村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市公安局下派干部、红格镇党委副书记韩卫平充满信心地说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邓奎秦永华报道)今年以来,盐边县工商局从抓好“四个结合”入手,切实强化对农村流动小商小贩的监管,有效维护了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农村市场经济秩序。该局将宣传与教育相结合,大力宣传工商法...
盐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