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进入雨季以来,攀枝花气候逐渐凉爽。细雨绵绵中,群山披上了青翠的外衣,万物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怎么能轻易辜负这么好的天气?爬山,露营,徒步,野炊……这个雨季,我们可以玩得丰富多彩!
大黑山景物记
□高艳 文/图
周末好友相约,一起去大黑山游玩。
早就听说大黑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山上原始森林密布,四季常青,被形象喻为攀枝花后花园,我们充满了期待。
我们一行20多人从渡口桥乘车出发,途经瓜子坪,兰尖铁矿,车沿盘山公路缓缓前行,沿途山峰绿幽幽地挺立着。车到了务本乡境内,只见青白的天空下,一座座山峰的轮廓,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白色的雾气不断地从山谷中生出,向山顶缓缓飘去,一动一静之中,彰显出几分神秘,让人不由浮想联翩:在云雾的遮蔽下,是不是有仙人在此聚会?车轱辘不停地沿着车道往前飞奔着,我们把盘山路甩到身后,向前望去,翠绿的山林层层叠叠看不到尽头,我们徜徉在绿色的世界里。
车行驶到大黑山半山腰停了下来,一下车我们就感到了山里凉爽的气温。置身于这深邃静谧的青山里,湿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山里的气候真是变化多端,正当大家准备登山时,云雾飘忽间,天空飘下淅沥的细雨,顷刻间眼前的大黑山仿佛被罩上一层朦胧的面纱,我们也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雾中有雨,雨中有雾,身在此景中尤为惬意。
淅淅沥沥的细雨使我们原本饱满的登山热情变得有些犹豫。因为此时只是开始,剩下的活动是沿着小路在大黑山森林里徒步旅行。要是雨一直不停地下着,势必会给这次徒步穿越大黑山原始森林再去莲花寺以及攀登最高峰——老鹰岩的路线增加难度,甚至带来危险。正在大家左右权衡之际,雨却逐渐停了下来。原定计划继续进行,组织者一声令下,我们开始翻越大黑山。
雨后的大黑山,空气更加清新,我们边登山边尽情地吮吸着来自原始山林中的天然氧气,更加神清气爽。山谷幽静,走在铺满厚厚落叶的山路上,抬头顺着山脊望去,远处一尊拔地而起的青色岩石,就像一个昂起的龙头,与山脊相连,整体似一条长长的横卧巨龙。此情此景,让我们暗叹大自然的神斧天工。穿过草地,崎岖不平的山路似乎到了尽头,地上茂密的植被、低矮的灌木丛以及高大的乔木树林在山体中塑造出层次丰富的立体绿色空间,行走于其间真是赏心悦目。从山崖峭壁缝隙中流淌出来的山泉清澈透明,唱着叮咚的歌声。转过一道绝壁石崖,前面又是一片天,眼前山势变缓,视野也开阔了起来。一片新嫩的草地,一群群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草丛中散布着许多灰青色的石头,远远看去,几乎分不清哪些是牛羊,哪些是石头。抬头向前,对面陡峭山腰处有一座古寺若隐若现。此刻的情景使我想起古人“深山藏古寺”的诗句,此时用到这里是再贴切不过了。在这幽静的深山谷里颂经打坐,实在是一种人生修行。在这个城市的边缘地带修禅念佛,说不清是世界遗忘了他们,还是他们遗忘了这个世界。
虽然我们一行人中没有信教者,但古寺还是引发了我们的兴致,不知谁说了句:“那就是莲花寺吧,走,看看去!”于是大家便向古寺的方向走去。过了一条小河,来到山脚下,沿着陡峭的石阶进入寺门,正殿中的佛像双目微闭,神态安然地端坐在香烟缭绕的寺中,享受着供奉的水果和朝拜者的香火。看得出来,小寺不大,前后共有二层院落,因为是依山而建,后一层院落中的寺庙建筑要比前一层院落中的高出许多。从寺庙里出来,沿着古寺庙旁的山坡继续往上走,这一地段我们基本上是穿行在植被密布的森林中,幽幽青苔包裹着树木的身躯,阳光透过林中枝叶斑斑驳驳洒了一地,不时也有一株株色彩斑斓的花木,点缀着森林,让我们以为自己走进了童话世界里。
通往主峰的山路崎岖不平,尽管登山群体中有些成员由于长途跋涉,体力消耗过大,出现透支现象,但大家相互鼓励,互助同行,决不让一个成员掉队。目标只有一个,全体成员同登大黑山最高峰——老鹰岩!历经几小时,攀越一道道高峰,我们终于登上峰顶老鹰岩。此时的我们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嘘嘘。到达峰顶后,大家激动不已,欢声雀跃,异口同声欢呼道:“我们胜利了,耶!”欢呼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形成了巨大的回音,仿佛在对我们回应道:“你们是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勇敢者,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一顿宣泄之后,疲惫一扫而光。
站在峰顶极目远眺,连绵群山叠嶂,层层云雾缭绕,松涛阵阵,一片壮观的美景,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感。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给予,使人心旷神怡。“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谁说不是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美景再好也不可久留,我们起身返程。从老鹰岩侧面取道下山时,俯瞰山下,奔腾不息的金沙江似银色的琴弦穿越百里钢城,高歌猛进,澎湃激昂。这也让我心生感慨。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也许叫大黑山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攀枝花的大黑山,是攀西大裂谷深处一道极具靓丽的人文景观风景线,囊括着攀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唯独此处,让我分外留恋。
捡鸡土从
□罗郑洲
近日来,时常会有降雨不期而至,还伴有轰隆隆的雷声。这样的季节和天气,无疑是捡鸡土从的好时机。
周五下午,便有朋友相邀,约定次日一起去中坝靠里一带捡鸡土从。想到连日来工作紧张劳累,天气的闷热难受,此行不失为一次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绝好机会,便爽快应邀。
翌日早上,当我还在周公的世界里,朋友便把我拉上车出发了。揉着惺忪的睡眼,我嘴里嘀咕道:“就是捡金子也用不着这么早吧?”“这你就是外行了,捡鸡土从就得赶早,等到日上三竿,就只有到市场上买鸡土从的份了。”朋友老练地答道。朋友还说,鸡土从这东西,属山珍,有灵性,要有诚意才能采得到。不大一会儿,我们就到了,下车便朝山里进军了。这时,天空才刚露出鱼肚白,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依晰可见,脚下的小草和野花瓣上还有晶莹的露珠。没走几步,鞋上就沾满了泥土,沉甸甸的。幸好我们每人都准备了一根长竹片,权当拐棍了。原来,早就听说鸡土从很小气,不能沾铁气,只能用竹片或手刨。这样,来年才会继续生长。最开心的当数小孩了。朋友的孩子和我女儿年龄相仿,没几句便熟稔起来。一路上叽叽喳喳,乐不可支。俨然把此行当成了快乐的夏令营。老婆一边寻找着鸡土从,一边还不忘采几支鲜嫩淳朴的野花插在发髻,妆扮自己,好像全然忘了此行的真正目的。我们一字排开,像鬼子搜山一样前行,眼睛紧盯着地皮,一层一层往前地毯式推进。“嘿!爸爸,看那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眼尖的女儿很快就发现了一窝鸡土从。凑近一数,有好几支。有的微微倾斜,像一位撑着油纸小伞的妙龄少女;有的婷婷玉立,似俏皮小姑娘头戴小草帽;更多的则是相互依偎簇拥着,姿态各异,生机勃勃。嘘!朋友打个手势,示意大家不要心急。于是,我们蹲下来围成一圈,紧紧盯着这窝鸡土从,屏声息气,生怕一眨眼它就跑了似的。只见朋友用竹片沿着鸡土从周围小心翼翼地将泥土刨开,接着将手从鸡土从根部伸过,来了个整体一窝端。那情形,比挖人参还虔诚,比挖文物还仔细。最后,朋友又特意留了一小支在土里,因为这样明年才会长起来。
初战告捷,我们士气倍受鼓舞,信心大增。我们穿过丛林,趟过小溪,翻山越岭,又捡到了几窝鸡土从。这时,已接近上午11点钟,也不知走了多远,裤腿上早已沾满了泥土。想着差不多够煮一锅了,便打道回府。中午,吃着我们自己亲手捡来的鸡土从,味道格外香,心情特别好。因为吾辈之意不在鸡土从,在乎自然纯朴之美。更美的是我们品尝到了劳动的滋味,体验到了收获的快乐。
穿越梅子沟
□李建波 文/图
几场大雨之后,攀枝花的气温终于降了下来,凉爽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正值周末,便相约几个朋友,向期盼已久的梅子沟进发。
梅子沟坐落在盐边县境内,与盛产芒果的金河村相连。汽车往二滩方向跑了近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金河村,这里是芒果的基地,有漫山遍野的芒果树。围绕着成片的芒果林开了近二十分钟后,路的尽头便是梅子沟的沟口了。站在沟口的山腰处,放眼望去,满目苍翠,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郁郁葱葱的大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清秀。沟底流水潺潺,蜿蜒前行,迂回曲折处,光波粼粼,似玉带将大山包围。
往上而行,一条简陋的山间便道缠绕山际,裸露的石头清晰可见,红土地的色彩不停地填进相机的储存卡。便道由山里村民开出,路虽不窄,却很险,边坡处清晰可见山水冲出来的道道沟痕,边沿就是上百米高的悬崖。一些干枯的树木屹立崖边,虽已枯死,却并不倒下,成了道道悬崖风景。人站在边上,脚忍不住地发颤,我们只好小心翼翼地行走。山间空气湿润,于清新中透出淡淡的树木味道,浸入心脾,给人一种通体淋漓的感觉,这对于我们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来说,真是无法言说的美感。由于大山的阻隔,山间很静,除了说话的声音,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鸟的鸣叫。走在大山的身躯里面,心中蓦然升起一种神圣的感觉,那是对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的崇拜,是来自心底对大自然的敬畏。
哗哗的水声吸引了我们的脚步。走过转弯处,眼前一亮,一条小溪正欢快地淌过山涧,随之身上的疲劳也一下子消失了。小溪里露出很多的鹅卵石,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到处都是,可惜没见小鱼。同行的朋友笑着说肯定有螃蟹,但是我们没有去翻动那些静静地躺着的石头,只是站在上面留下了一张张纪念的照片。水流在山涧蜿蜒盘旋着,时而欢快,时而平静,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溪水上还能时不时地见到一根根木头搭成的小桥。溪水旁倒着一些枯死的树木,我看着它们的姿态,抚摸着已经发朽的树皮,想像着它们在大山里的生命历程,感叹着它们死去后仍具有的丰姿,感悟着生命的伟大力量。
天公很是作美,阳光正好合适。尽管走了近两小时,但我们并没怎么感到热。时近中午,我们来到一块由褐色的大石头铺起来的很宽敞的地方坐了下来,放下身上的背包,把疲惫的自己放倒在大石头上,闭上双眼,静静地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潺潺的流水从身边轻轻流过,淡淡的山风轻柔地掠过脸颊,几只山雀在叽叽喳喳地放歌,那一刻,我们都没有说话……我知道,于大自然而言,我们只是匆匆的过客,是短暂人生路上的行者,对于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只能从心底里默默地感受,感激它赐予的恩惠,感谢它赋予的力量。在休息时,我们把身上所有的除了水之外的食品全部消灭掉了,然后收拾起行装,收拾起眷念,又开始前行。
一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一户人家,但是,屋里并没有人,地里也没有任何农作物,看样子有一段时间没有人住了。离开农家不远,却见到两条水牛正悠闲地在山涧吃着草。远远地看着我们来了,它们立即露出惊骇的目光,还带有丝丝敌意。显然它们还不习惯在这偏僻的地方看到外来人,见它们这样,我们也不敢靠近,只能远远地看看它们然后离去。穿梭在狭窄的田坎上,竟有种回到故乡的感觉。从小,我就喜欢在这样的田坎上行走、玩乐,田坎小路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留下了不可忘却的痕迹。越往上人家越多,庄稼长势正好。地里的花椒树挂满了串串诱人的果实,散发出阵阵青涩的味道,芒果羞怯着,一个个正躲在外套里悄悄成长,农家屋前的鸡鸭相互追逐、玩耍着,两条小狗见到外人来,不住地狂吠,屋里立即走出人来,先是一个,再是一个,最后全家都出来了,站在屋前友善地看着我们。也许是没见过一群又拿着相机又提着摄像机的人而好奇吧,我们对他们的注目也报以友善的微笑。
再往上就出了梅子沟口,到达务本的乌拉沟了,这次的旅程到底结束。
新闻推荐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四川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实现四川省“三个翻番”“五个提升”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笔者认为,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盐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