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盐边新闻 > 正文

“农家书屋”让我致了富 □陈远梅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9-14 08:08   https://www.yybnet.net/

我要讲的故事并不感人,但它是我从贫穷走向富裕的真实经历。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女儿读大学、儿子上初中,父母年迈,我们像父辈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艰难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每年我夫妻二人还要按时交纳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金,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看着周围邻居先后修了楼房,买了新车,我心里那焦急,也不知伴我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一股欲望在我心中升腾!我一定要改变我家的经济现状。

2003年,收完稻子放干田、改土、开厢,种下满载着我家希望与梦想的反季节果树——138株枇杷。在村里我算是最先栽下枇杷树的人。

四年后,小树在我们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了。那份喜悦呀!激动着我生命的每个细胞,我们整日乐此不疲的忙碌于果园里。唉!真是天公不作美,好事需多磨,由于缺乏种植技术和经验,移民来攀的枇杷,因不适应这里的气候条件,出现大面积早花、落花现象,极少挂上的果,在高温的作用下,生长期缩短,果小、畸形且品质差,没有了市场。辛辛苦苦忙碌了四年,三亩果园仅卖八千多元。夫妻二人像泄了气的皮球,灰心丧气。

2009年,党和政府实施了“农家书屋”惠民工程,市委、市政府把“农家书屋”工程作为建设新农村基础性、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支撑工程来抓,我所在村的“农家书屋”也如期有序的开放了。2000多册六大类图书分类上了架,服务着我们农民朋友。

一日,在村长的引导下,来到了书屋,希望能在这里解开我心中所有疑惑。眼前一亮,一本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名为《干热河谷区冬春优质枇杷栽培新技术》的书,被我如获至宝似的借回了家。仔细阅读,书中第一章第一节里——冬春枇杷的意义,详细介绍了我国枇杷的大致上市时间和分布情况:长江流域和浙江杭州一带的果实为6月上旬上市,成都地区5月中旬上市,统称初夏枇杷;东南沿海福建等地4月上市,属晚春枇杷,而我们四川西南、金沙江流域和云南等地属于亚热带干热河谷地区,果实在冬至及立春前后上市,属冬春反季节枇杷。其鲜果在圣诞节、元旦节、春节前后的消费高峰期上市,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这一信息,振奋人心,从而更加坚定了我们致富信念。

那为什么我种的枇杷品质会那么差呢?带着这一疑问,我贪婪的往下读着,在第五章第二节——花果调控技术的基本方法,解开了我的心结。原来移民来攀的枇杷需要人工控时控花,要充分利用攀枝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必须做到全树短截,即2月“立春”至“雨水”之间百分之百全树顶芽截出,2-4月催发新梢,5月停水控梢,促进花芽分化,前控后促,在9-10月开花,春节前后上市……呵!我恍然大悟。

根据书中的介绍,我认真管理着这片果园。我懂得了施肥要配方配量,磷能生根,钾能增甜,氮能茂叶。相反,钾多了口感涩,不易剥皮;氮多了茂叶不花;花期喷施硼肥,有助芽生殖细胞分化;什么树该补锌,什么树种该肥水冲梢……更为有趣的是,果树同样可以通过人工手术达到开花结果的目的,即断根术和环剥(割)手术,我认识了什么是害螨,什么叫叶斑,它们怎样防治……等等。

2009年,枇杷进入丰产期,9-10月花次芽开放,特近人意,着意闻着泌人心脾花香,总有一种冲动,想要对人倾诉的幸福美感!整日里,疏花疏果、套袋,忙得不亦乐乎,套袋后的枇杷像一群群彩鸽上了树梢,让人浮想联篇,丰收可望可即。

一转眼,入冬开始了,早上起来,室内凭空添了许多寒意,那霜在暗灰色的瓦片上,在雾气笼罩的枇杷树上,在冬日冰凉的阳光下,泛着一层莹莹的冷冷的白光,咋一看这景让我联想到李清照笔下的一句词:“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当我们还没感受够这初冬的浓浓美景。一转眼,寒冬数九天悄悄来临了。房上,地上,树上都结了厚厚一层冰,地里的大白菜似春蚕作茧,被厚厚一层冰包裹起来,没了半点生气,焉焉歪歪的了,十一二点偶见一缕缕朦胧阳光……这种见鬼的天气持续了十多天,大祸临头了,从指头大到核桃般大小的枇杷几乎全部受冻,原本正常生长的白色果仁,受冻后成了黑褐色,幼果的茸毛萎蔫了,果肉起皮变色,仅剩靠近主干和内膛中央的得以幸免。

剪下一袋袋已冻坏的枇杷,我的心撕心裂肺般疼痛。那年三亩枇杷仅卖了一万七千元,这场灾难刻骨铭心。抗霜、抗霜……我一定要找到抗霜的办法。

我再次来到“农家书屋”,一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枇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跃入我的眼帘。第十章写到:“病虫草害的防治”防冻害之熏烟法。即:当气温下降到-2℃时,各果园一起点火,用锯木面或草皮泥加0.25千克氯化氨,每亩果园4、5堆熏烟抗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斗转星移,又是一年花开时节。花虽开得不如2009年理想,好在提前20天左右,是个好兆头呢,屈指一算,正好赶上春节前后上市。我们胸有成竹,鼓足干劲准备大干一场。

按书中介绍的经验——保持沟底湿润,集体熏烟……我们抗霜成功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各种努力,枇杷在春节如期上市。由于光照好,管理有方,且个大味美,最贵能卖二十几元一斤哩。枇杷故有“果品之王”“玉树金丸”之美称,还具有养颜润肺、保健之功效,吸引了不少攀枝花、米易和外地的老板来村定购,听说远销到北京、上海、甚至国外呢!2010年,三亩枇杷138株卖了五万六千多元。那年,我是村里的枇杷冠军。握住厚厚的一叠钞票,我再次失眠了。

为了增收,我家也养蚕,和其它蚕农一样,我也做到了彻底消毒,勤换蚕沙,添足饱食,可不知为何要上簇前老死。尝到科技甜头的我,已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脑子一闪去了书屋。如愿以偿,一本《养蚕防病关键技术》第四章写到:蚕室要通风换气,保证空气对流,尤其是现在的地式懒蚕法,大蚕和小蚕对环境、气温、营养条件有很大不同,大蚕对高温多湿抵抗力弱,等等……掌握了以上关键技术后,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今天,我同样是一把养蚕的好手。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还有黄金屋”。今天,我想说“书中还有科技路、书中藏有致富经”。试想,要是没有“农家书屋”,没有科技丛书,能让八千变成五万六千元吗?我由衷的感谢“农家书屋”,它真的是我们农民朋友的“致富屋”“幸福屋”“希望屋”。

我想把我们的故事告诉我的姐妹们:到“农家书屋”去看书吧!“农家书屋”真的是我们农民朋友的“文化粮仓”“精神的家园”。

(本文为攀枝花市第三届全民读书节全市农民征文比赛一等奖作品,作者为盐边县惠民乡农民)

新闻推荐

盐边着力打造二滩旅游新村

本报讯(严绿报道)笔者日前从盐边县旅游局获悉,为创建阳光康养旅游县,盐边县委、县政府就旅游新村建设进行统一部署,县旅游局派出工作组常驻渔门镇,深入开展二滩水淹区移民新村建设指导工作。县旅游局会...

盐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淘水村里看变化2012-09-19 08:06
评论:(“农家书屋”让我致了富 □陈远梅)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