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编织学生五彩缤纷的梦,用奉献点亮自己的教育人生。”这是她17年来的承诺,短短一句话,透露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乐为人师的无私情怀。她就是任职于市建筑工程学校的优秀教师龚碧玲。
献身教师行业 教育路上不言悔
“学生是一把火炬,需要我们用心灵去点燃。我深知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激发学生的情感,教育就是让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这是龚碧玲对自己17年教学生涯的精髓阐释。
龚碧玲经常对学生说:“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因为一个数字或一个文字的错误酿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龚碧玲抓住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给学生讲解工程字的来历,基本笔画的书写、运笔的技巧等。从第一天就开始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并及时批改、辅导,指正学生的不足,让学生练就一手漂亮的工程字。为了更好地配合学生练习,她还为学生编写了《仿宋字字帖》《仿宋字练习册》,使学生在临摹时有了参照范本。“技术人员都夸我字写得好,我很自信。谢谢您!”建筑工程技术05班学生刘家胜,刚走上工作岗位后就第一时间打电话把这个喜讯告诉龚老师,是您教我练了一手好字,同时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细心。
不仅如此,龚碧玲还在思想、心理、生活等多方面关心和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来自贵州的99级学生张兆,家庭贫困,生活非常节俭。龚碧玲时常与他交流,在恰当时机把自己的就餐卡拿给他用。现在张兆已经在新疆的建筑装饰公司工作数年,如今,他把自己的弟弟张习刚也送到了建筑工程学校学习。
潜心教研成果 勇立潮头唱大风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执教的那天起,龚碧玲就没有放弃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和对教学方法的钻研。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系统学习教育理论,并结合自身实际,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不断给自己输血充电。
2007年暑假龚碧玲到同济大学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2012年暑假又到德国参加中职教师出国培训。在一系列的学习和培训中,她感受了名师风采,聆听了精彩的讲座,深入建筑施工现场实践,这不仅开阔了她的眼界,学到了更多新知识、新方法,也使她了解了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发展趋势,更激发了她的自我发展愿望与动力,坚定了她从事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在潜心教育本职工作的同时,她时刻谨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攀枝花“8·30”地震后,她第一个站出来,接受学校委派的重任,及时深入盐边县桐子林镇、仁和啊喇乡参与农村建筑工匠培训,为支援灾后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有教育家曾经说过,不会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在教学中,龚碧玲要求自己以终身学习的态度与时俱进地对待新形势。她曾参与编写了5本著作,在国内多家优秀期刊中发表论文7篇,荣获攀枝花市中职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四川省中职优秀论文三等奖。
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光辉的荣誉,2010年9月龚碧玲老师被评为“攀枝花优秀教师”,今年9月她又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
新闻推荐
省道214线总发至平地段改造工程,现已进入到沥青混泥土路面铺装施工阶段,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以及道路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特通告如下:一、施工时...
盐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