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个一”活动中,盐边县着重引导永兴镇新民村发展葡萄产业,拓展农民致富增收渠道。图为永兴镇党委副书记肖昌雪在新民村调研葡萄产业发展情况。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彭雪梅 记者 李刚文/图)在攀枝花市“百千万·干群心连心”活动中,盐边县开展“五个一”活动,通过形势教育、集中接访、交心座谈、入户走访、产业扶持等方式,着力破解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方式,探索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新模式。
县级领导与基层联系“零距离”。坚持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制度,县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到所联系的乡镇作一次形势教育报告。报告会的材料整理形成一册教育资料,印发各乡镇学习。落实基层群众的知情权,把中央及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重大政策等传达到一线。
“一把手”当好信访“分析师”。坚持“一把手”定期研究信访问题制度,乡镇党政“一把手”每月至少集中研究一次信访问题,认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设置民意信箱,公布联系电话,建立工作台账。建立信访问题及时反馈机制,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民生、维稳、安全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畅通知党情、听民意的有效渠道,把民生难题解决在一线。
交心谈心织就“同心结”。坚持“三问”座谈制度,乡镇党政“一把手”每年到每个村(社区)召开一次党员干部交心座谈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交心谈心,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通过座谈等方式,各乡镇每年至少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与群众面对面谈心,推动发展问政到一线。
入户走访架起“连心桥”。坚持“大走访”制度,乡镇干部、村(社区)干部每年到村(居)民家庭进行一次走访,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目标、重大举措。通过制作群众联系公告牌、记录民情日记等,以走访的方式建立起基层干部与群众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各乡镇每年至少为每个村(社区)办一件实事、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切实为民排忧解难。办好惠民实事,凝心聚力落实到一线。
助农致富打好“组合拳”。坚持“产业扶持”制度,各乡镇指导帮助村(社区)立足自身优势,谋划一条发展路子,培育一个好的产业项目。制定经济发展、村庄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等规划,协助村(社区)申报建设项目,提供政策、法律、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协调部门(单位)和专业人才,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教授、实地培训等方式,对产业发展项目进行培训和指导。建立村(社区)产业帮扶台账,每半年由联系县领导审阅一次,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发展实际成效体现在一线。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安合琴报道)今年以来,盐边县纪委监察局切实履行职责,在净化社会环境、改善学习条件、保障学生安全、维护学生权益等四个方面积极作为,助力下一代健康成长。县纪委监察局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家庭...
盐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