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们驱车从盐边县鳡鱼彝族乡政府出发,经过2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了侯家坪村新房子组村民严顺芬家。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两间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和被雨水冲垮的院墙。严顺芬一家四代6口人就居住在这已有30多年历史的破旧房里。严顺芬告诉记者,家里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2岁多。农活主要靠她与丈夫李小元,几年前的一次车祸给丈夫留下了后遗症,干不了重活。由于缺劳力,加上当地生产条件差,她家经济很恼火。
严顺芬家地处高山区,以前靠种植玉米、土豆过日子。近几年,开始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烤烟、核桃等作物。今年她家种了4亩多烤烟,收入7000多元,但是地里套种的核桃苗由于水肥没跟上,长势不佳。严顺芬说,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种植烤烟十分困难,生产用水高峰期时常缺水。今年,村里缺水严重,烟农们只能排队栽种,前前后后花了10多天时间。为及时给烟苗浇水,她们不得不从几公里外的河沟里背水,单边就得花二三个小时。8月份,烤烟收获时节又遇到雨季,烟叶烘干后返潮,质量大受影响。
“虽然种烤烟辛苦,但能赚得到钱。我家一直想把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10亩,但由于缺水,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严顺芬说,“希望政府、社会帮助我们解决用水用电难题,把路修通。”
鳡鱼乡地处二滩库区中部,距盐边县城66公里,距渔门镇33公里,全乡辖14个行政村55个村民小组7760余人,有彝、傈僳、苗、羌、纳西等7个少数民族,全乡地势崎岖,山高谷狭,最高海拔3800米,最低海拔1200米。
鳡鱼乡党委书记麦涛告诉记者,当地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适宜发展烤烟产业,农民种烟积极性逐年提高,但由于烤烟产业的配套用水、用电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部分烟地水源枯竭,缺乏保障性供水渠道,严重影响烟叶的生长。在后期烤烟时,电机功率较大,导致电压极不稳定,影响烟叶烤制,急需配套变压器。此外,部分烟地还存在交通不便等问题。
紧挨库区,交通相对便利,用水也方便。多年来,岔河村通过二滩水淹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企业的帮扶,芒果产业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现在全村已经发展芒果3000多亩,但是仅有一条公路通往这里,在芒果销售季节,村民只能从自家地里背芒果出来卖。要走三四公里才能到主公路。
“如果能把路修到芒果地里,再提供点技术帮助,就最好不过了。”岔河村党支部书记李明章说,“我家种了10多亩芒果,但是交通条件差,芒果收获了,人背马驮二三公里才能送到收购商面前,另外缺技术,农户们都担心芒果种出来卖不起钱。
新闻推荐
盐边县北部地区是原盐边老县区域,其历史文化古镇的集市商贸开发源远流长,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盐边县政协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盐边县北部协调发展战略,为切实加快“两化互动”促进县域...
盐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