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泓霖
“从家到县城看孩子,每次要花100元左右的路费,来回差不多要耗费一天时间。”12月14日,家住盐边县共和乡的易云芬对记者说。易云芬的两个儿子在盐边中学读书,由于路途遥远,孩子们只能在学校放寒、暑假时才能回家。
近日,攀枝花市出台《关于开展对口支援边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力求通过对口支援行动,推动边远民族地区跨越发展,这让易云芬看到了希望。作为共和乡的对口支援单位,东区将通过一系列举措,帮助共和乡实现转变。
交通建设滞后
共和乡距盐边县城150公里,距市区165公里。说起“路太长”,易云芬扳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共和乡乘车前往盐边县城,如果中途顺利,大约需要5个半小时,如果遇到等车、客车停靠站拉客等情况,大约要7个小时才能抵达县城。而选择乘船前往二滩码头,再乘车前往县城,需要四五个小时以上。
易云芬告诉记者:“从共和乡到县城,往返路费要100元左右,要是让两个娃娃经常回家,一个月光是路费就要花400元左右。”这对于年收入3万元左右的家庭来说,如此出行可谓昂贵。
“路太长”不仅仅是易云芬一家出行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也让共和乡的优势产业遭遇尴尬。“由于地处边远,与外界联系较少,有的农产品来不及外运就已经烂在地里。”共和乡相关负责人说。
烤烟、林果、畜牧业是共和乡三大产业,其中烤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作为攀枝花市最大的烤烟乡镇,共和乡今年收购烟叶达3万担,烟叶总产值达3000万元。
“由于路途遥远,辗转送到烟站后,许多烟叶因防潮措施不当、运输难等原因,造成品质降低,从而导致烟叶‘掉价\’。”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共和乡有县、乡、村、组公路67条,共340.8公里,仅有水泥硬化路面74.4公里。
对口支援改面貌
12月14日,东区区委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行前往共和乡走访调研。
调研中,东区区委副书记赵路说:“东区政府对口支援帮扶共和乡,一定要援出实效、援出示范、援出感情。”
据了解,东区紧密结合共和乡实际,科学制定了对口支援工作规划,分批确定对口支援项目。主动协助盐边县编制共和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帮助共和乡完善学校、卫生院、养老院、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帮助建设村庄和集镇的水、电、路、街道等基础设施以及环境综合治理,帮助共和乡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共和乡农牧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开展种植、养殖专业技术培训,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帮助建立特色农产品对外销售渠道以及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三产服务业。通过双向挂职、两地培训、支教、支医等措施,选派优秀教师、医生、农技师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帮助共和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当天,东区调研组一行还走访慰问了共和乡部分村民。了解到当地农民安洪通过自身努力发展种植、养殖业,但担心自家的农产品销路不畅的情况后。赵路对安洪说:“东区与共和乡结成对子后,以后共和乡的农产品可以面对更加广阔的市场,共和乡的致富路会越走越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刚)为努力推动项目落地,在盐边县委县政府的邀请下,12月19日至20日,云南富源金田原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对盐边进行了实地考察,就魔芋精加工厂进...
盐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