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盐边新闻 > 正文

“大家共同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露天会场上,市委书记与盐边北部山区群众畅谈“中国梦”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3-05-25 06:4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陈帆

撑起防晒蓬布、摆上一张木桌、放上130多张圆凳……经过一番简单的布置,刚刚建成不久的盐边县渔门镇朵古村卫生站,变成了田坎边的露天会场。5月23日,市委书记刘成鸣走进这个露天会场,为盐边县基层干部和朵古村的乡亲们,作“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报告。

这是一场40分钟的报告会。刘成鸣全程脱稿,用“实打实”的语言,为在场的乡亲们解读“中国梦”的精深内涵,阐述市委、市政府帮助边远民族地区群众圆梦的举措,鼓励乡亲们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推动全市边远民族地区跨越发展,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努力谱写中国梦攀枝花篇章。

这是一场40分钟的畅谈会。乡亲们一边“咀嚼”报告精神,一边聊起了“中国梦”和“我的梦”。话题里,有生活变化带来的喜悦,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有实现梦想的具体“招数”。

“实现伟大中国梦,就是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刘成鸣在报告中说,谱写中国梦攀枝花篇章,必须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奋斗目标,深入分析攀枝花的发展差距,抓住薄弱环节,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埋头苦干,顽强拼搏。

刘成鸣进而深入分析了攀枝花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他指出,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平衡,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还较为突出,在边远民族地区,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广播电视的地方依然存在。因此,要实现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必须要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短板\’在哪里?一是边远民族地区,二是城市低收入群体。”刘成鸣生动形象地给在场的乡亲们讲述了当前攀枝花市推动边远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重点工作。

“道路标美化,就是让乡亲们少爬坡上坎,更便捷地走出大山。”

“农房标准化,就是让乡亲们都能住进好房子。”

“产业特色化,就是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再也不能‘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油盐\’。”

“公共服务城镇化,就是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实现伟大中国梦,就是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市委书记的一番话,说到了乡亲们的心坎儿上。

刘成鸣的“亲戚”,朵古村龙洞湾组傈僳族村民李世权听到这里时,狠狠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书记说得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活。”李世权告诉记者,自己去年养的100多只鸡已经卖完了,全家增收约6000元,现在,他又养了100多只鸡,种了8亩烤烟,算下来,今年能收入2万多元。

过去,李世权家的收入主要靠上山采草药,一年只有两三千。从两三千到两万,李世权的梦想不止于此。“下一步,我还要种核桃,还要买车,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李世权掰着指头,给大家述说自己的“中国梦”。

“实现伟大中国梦,要靠大家共同踏踏实实地干”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刘成鸣在报告中说,推动边远民族地区跨越发展,要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乡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体现作为,不断提高基层干部抓发展、促和谐的能力,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能力和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

“党员干部,要当好‘领头羊\’,每年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干成几件事,不能干了几年,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路还是那条路,这样的人,不配当干部。”刘成鸣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和全市“三大主题教育”活动,顺应边远民族地区群众求发展、盼富裕的强烈愿望,坚持面向群众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意,为民办事,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把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

“父老乡亲们,要拿出挖穷根、奔小康的劲头,一起为梦想努力打拼。”刘成鸣鼓励边远民族地区群众,要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为致富增收的实际行动,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扶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朵古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发一笔一划地在笔记本上记下刘成鸣的话。“现在,我们村的产业、面貌、基础设施都有了很大变化,但是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李玉发说,作为基层干部,自己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让村民们都富起来。

朵古村二坪村民小组的彝族大姐李兴芬已经在城里做起了小生意,听了刘成鸣的报告,李大姐觉得浑身都是劲。“我要继续拓展市场,带动村里的乡亲们一起做生意,多挣钱,今后再把小孩送到城里去读书。”

“大家共同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报告会结束时,刘成鸣铿锵有力的话语让在场的乡亲们倍感振奋。露天会场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新闻推荐

青山绿水城中画 ——盐边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走笔

□本报记者李刚特约通讯员范晋思5月31日下午,在盐边县城南社区居民生活小区,不少老人在绿荫下纳凉。家门口有绿树成荫的公园,社区里繁花似锦……优美的环境让身处其中的人们忘却了夏日里的闷热...

盐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家共同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露天会场上,市委书记与盐边北部山区群众畅谈“中国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