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有目共睹,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总体上说来,农村文化建设还达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对应的农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却不够快。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农民每年用于订阅书刊、看戏、看电影的支出几乎为零。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城市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资源严重匮乏,活动形式单一枯燥,缺乏创新。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导致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乡差距明显,城市文化日益强化,而乡村文化相对衰落,由此也形成了城乡“二元文化结构”。这也进一步导致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匮乏,文化消费整体偏低。虽然农村电影“2131”工程普及了全市农村,能够做到在农村经常性放映电影,但提供的基本是老片、旧片,而农民更需要的是科教片和农村题材的故事片。这样的供需矛盾也带来了文化工作的尴尬。
大部分文化站由于受现有场地、经费的限制,普遍存在图书陈旧、无钱订阅报刊等问题。同时,农村文化事业干部专业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活动手段过于简单,活动内容也缺乏创新,仍然以唱歌、跳舞、扭秧歌、鼓乐队等传统活动方式为主,观众则以老年群众为主。许多富有时代气息、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及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这些年来,虽然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没有随着财力增长而增长。
(作者单位:盐边县益民乡文化站)
新闻推荐
近年来,为密切检民关系,深化检务公开,增强服务效果,东区检察院积极探索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始终把群众工作、服务民生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一、完...
盐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