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华亭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肖宝平初春的早晨在华亭县山寨乡南阳洼村一排

来源:平凉日报 2014-03-10 19:2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肖宝平

初春的早晨,在华亭县山寨乡南阳洼村,一排排红瓦白墙民居错落有致地点缀山间,一条条通户水泥路如白色的飘带从一个庭院延伸到另一个庭院,村文化广场上群众在一串串美妙的音乐声中跳起了健身舞,好一派如诗如画的文明和谐新农村景象。

近年来,华亭县确定每年以地方财政收入的15%列支支农资金,改善农村基础条件,通过强力推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加快农村发展进程,逐步缩小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差距,城乡统筹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乡村。

城乡一体化让农村靓起来

2月25日,走进华亭县马峡镇寺沟村,崭新的青瓦白墙小康屋整齐划一,通户水泥路干净整洁,新颖别致的太阳能路灯矗立在道路两侧,在新修建的文化活动广场上,村民们聚在一起畅谈农村的发展变化。

去年以来,寺沟村被列为县列整村推进项目村,投资1300多万元,对居住条件较差的郭老湾社实施21户群众整社搬迁,新建农宅48户,实施“五改三建”95户,配套温棚牛舍、卫生厕所、沼气池和自来水等设施,全村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居住面貌发生较大改变。同时投资48万元建成了村标准化农民综合服务中心,配套村级卫生所、便民超市等公共设施,修建休闲长廊,配套各类健身器材,给文化广场增添了活力。

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工作是关键。2013年,该县落实重点农业农村项目7类81个,完成投资8.8亿元,10个省县列整村推进、10个旧村改造、10个移民搬迁、10个环境综合整治及2个镇列整村推进项目,新建、改造农宅4720户,集中安置塌陷区和偏远山区群众960户,硬化村社道路45公里、整修产业路30公里;新建村级文化广场和便民服务中心16处,并配套安装健身器材体育设施。

驱车行驶在县城及偏远乡村,随处可见宽敞平坦的柏油路、水泥路,不时见到通往乡村的公交车,以及穿行其间的私家车、农用车。现在,华亭县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569.4公里,全县10个乡镇、1个工业园区全部通柏油路,101个行政村有99个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建成7个乡镇汽车站和95个行政村汽车停靠点。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水泥路、汽车站点全覆盖。

全县基本实现了“自来水化县”目标,行政村供水覆盖率达100%,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97.7%,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

坚持服务多元化,切实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水平。将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向基层、向公共社会事业投入,让人民群众在加快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农业产业化让群众富起来

在华亭县黎明川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走进一座温室大棚,菜农陈峰正在采摘反季节西葫芦。

见到记者,他擦掉手上的泥巴,站起来笑着说:“今年我承包了2座棚,春夏季种黄瓜、辣椒、西红柿等,冬季开始种反季节的西葫芦,这一棚西葫芦收入1万元不成问题。”

黎明川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全县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程,县上投资1360万元,在园区内实施产业开发、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建设温室18座、大拱棚8座,小拱棚600座,成功引进市场潜力大、价值高的航天椒、巨型南瓜等优质航天蔬果品种。

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华亭县以建设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区为目标,通过产业化为农业扩容、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造血”功能。全县草畜、核桃、蔬菜、药材四大产业呈现出总量扩大、质量提高的发展态势。

在神峪回族乡吉家河村养牛小区,青贮饲料发出的浓烈酒香味扑鼻而来,牛棚里一头头体格健硕的西门塔尔牛正欢实地吃着草料。场主马宝林是年均出售肉牛100多头、销售收入近百万元的养牛能人。“我养牛的‘秘诀\’是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紧跟党委、政府走!”马宝林笑着说。

该县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城乡产业集聚、融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源牧业公司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成功运营,新引进11户龙头企业,建成了砚峡核桃深加工项目和砚策路万亩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龙头企业的崛起,极大带动了全县药材、核桃、草畜、蔬菜等四大特色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县推广旱作农业5.2万亩,粮食总产量突破10万吨。种植蔬菜7.5万亩、药材9.2万亩,核桃挂果面积累计达到6万亩。新改建千头养殖小区5个,牛出栏7万头。全年农民人均产业增收2650元,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

农民市民化让生活美起来

关山脚下的神峪乡吉家河村,过去村旧、人穷。2013年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旧村改造,农民住上了小康屋,吃上了自来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村民搭建起100座蔬菜大棚。生活富裕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开始丰富起来,茶余饭后村民三三两两来到广场上打乒乓球、荡秋千、唱小曲儿,尽情享受着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现在村上的水泥路修通了,小广场、村部建设等项目已全面竣工,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致富奔小康的路更宽了,信心更足了。”吉家河村村民马耀林高兴地说。

建设新农村,城镇是龙头。华亭县近年来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开展“五村联创”,全力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完善提升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不断优化人居环境。

县城东区和神峪等4个乡镇中心区控制性详规批复实施,安口等2镇10村风貌特色规划通过评审。策底农贸市场等35个小城镇建设项目竣工投用,建成了马峡镇寺沟、神峪乡吉家河、河西乡河西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村,全县新农村覆盖面达到80%以上。

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县注重村容村貌改善,教育引导农民建新村、塑形象,改旧村、变生活,以村镇为主体,以县城4个出入口、乡镇集贸市场和公路沿线为重点,深入持久地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大力实施村庄净化、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工程,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状,实现了城乡均等化。

在策底镇策底村村民薛新辉看来,“出门就是超市,垃圾集中处理,卫生站就在家门口,家家户户有自来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该县加强了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事业建设,去年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9.3亿元,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如今,华亭县来自采矿塌陷区和偏远山区乡村的8428户农民搬迁进了县城或小城镇安居乐业。通过建设城镇和新农村,户籍变成了“农转非”,目前,华亭县18万人口中,城市人口达9.19万人,一半人口变成了市民,全县城镇化率达52.1%,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让华亭乡村越来越美丽,城乡群众正昂首阔步向全面小康迈进。

新闻推荐

华亭从深从严抓学习

...

华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记者肖宝平初春的早晨在华亭县山寨乡南阳洼村一排)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