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小兵
“以前来办事,感觉像无头苍蝇到处乱碰。现在,看到这个便民服务图,就像有了‘指南针\’,不论哪个科室、哪个人,都能很快找到。”5月8日,在华亭县安口镇办理二胎生育手续的群众张玉树,切身感受到镇上推出的便民服务带来的快捷方便。
教育实践活动中,安口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难题作为第一抓手,开通便民服务“直通车”,“搭载”全镇19个村、3个社区、23个单位、1118名党员干部,深入开展“1236”便民服务活动,有效打通了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一图”架起便民“连心桥”。走进安口镇政府办公楼,右侧便民服务窗口上“服务群众办事指南暨机关办事机构平面图”格外吸引眼球。该镇将信访、农业、惠农补贴、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站点\’绘制成了一张办事指南流程图。在图上,每一项服务内容、每个服务科室和相关负责人员都能清晰地找到,与群体息息相关的“民生站点”更是以不同图例和颜色分门别类进行了标注,一目了然。
“两岗”延伸便民服务“末梢神经”。该镇村部设置了“便民服务岗”和“党员服务岗”,悬挂便民服务站和业务公示牌,按照“一人、一卡、一册”的要求,建立承办事项管理台账,建成了村级“一站式”窗口服务平台。
“三办”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该镇通过在村级便民服务点开展现场办公、建立党员服务岗上门走访办公、利用便民服务卡电话咨询电子办公“三办”形式,全面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需要。
“六项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镇建立了对农村“五保”户、生活困难家庭、伤残等弱势群体定期上门问需制;对群众询问的便民服务有关事项认真作答、详细解答的积极接受咨询制;对群众提出的办事申请,服务人员必须受理的当即受理制;对已受理的代办事项,主动告知所需材料证件的证件告知制;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在规定期限务必依法办理的及时承办制;对办理情况准确向群众答复的认真回复制六项工作机制,全面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
华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