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小兵
金秋时节,走进关山脚下的华亭县策底镇大南峪村,蓝天、白云、池塘,游鱼……一幅美丽和谐的画面。
大南峪村之所以如此美丽,源于村子西南角一座钟灵毓秀的山,山脚下有一股胳膊粗的水柱常年流出,流动中被坡道上的矮石阻挡、击碎,阳光照耀下颗颗水珠仿佛七彩珍珠般晶莹剔透,村民称之为“珍珠水”。
“这‘珍珠水\’甘甜可口,就这样白白流淌掉真可惜,用它能不能发展什么产业,给村里创造财富。”爱动脑筋的村民康喜元看到家乡的山泉水富含矿物质,就动起了用山泉水养鱼的念头。
说干就干,2008年一开春,康喜元就叫来挖掘机,在山脚下的沼泽地里挖出了6个鱼塘,建立了养鱼基地,开启了致富门。
万事开头难,鱼塘建成后,康喜元从外地引进了一些大鱼和鱼苗混合放养,由于没有养殖经验,鱼苗大多数被大鱼吃了,损失惨重。
不服输的康喜元并未气馁。“不会就学,我看天底下没有学不会的,只要自己认定的事,再苦再难也要做好。”于是,他一边上门向县内一些养鱼户请教养鱼经验,一边到书店购买养鱼技术书籍和光盘,上网查阅养鱼资料,把技术要点记下,边学边探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善于钻研的康喜元终于探索出了三步养鱼法。现在,谈起山泉水养鱼,康喜元俨然成了“土专家”:“每天要定时巡视鱼塘,给鱼喂食;鱼饲料要用咱这村子自己产的无污染的玉米、小麦和蚕豆,这样喂养出的鱼更绿色有营养……”康喜元说起来头头是道。
康喜元说,外地气温较高,用河水和湖水养鱼周期短,虽然两年就能上市,但鱼肉不够瓷实,肉质粗;而这山泉水一来温度低,延长了鱼的生长周期,别人的鱼养两年,他的鱼则要养上四年,慢工出细活,这样养出的鱼肉质鲜嫩也更瓷实,吃起来有嚼劲;二来山泉水富含矿物质,养出来的鱼营养丰富,没有土腥味。正因为这样,“珍珠水”养出的“富贵鱼”更金贵,一斤能卖到15元,而且一上市便成为抢手货,供不应求。
记者漫步在养鱼基地,小山环抱的一个个池塘里垂柳倒映,鱼儿嬉戏;鱼塘边垂钓的游人笑容满面,悠然自得。“现在,我这里已成了城里人休闲的‘后花园\’了,每逢周末和假期,每天都有二三十人来垂钓休闲,每人收100元的垂钓费,一天就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康喜元乐滋滋的说,“下一步,我想在鱼塘附近建起小木屋,经营起农家乐,烤上‘富贵鱼\’,炒上土鸡蛋,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垂钓、休闲、用餐,带动村里经济发展。”谈起下一步的打算,康喜元充满了信心。
新闻推荐
...
华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