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华亭新闻 > 正文

生命无悔“光热”路——记华亭华砚供热公司“最美职工”李万荣

来源:平凉日报 2015-05-12 18:3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张小兵

现年59岁的李万荣是华亭县砚峡乡曹家沟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和村里许多年轻人一样,20岁就走出家门踏上了打工路,39年来,他从铁铸工到采煤工再到供暖工,他都是在最艰苦、最危险的环境里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群众送去了光和热,一步一步用真心体味着打工的甘苦,用真情谱写着无悔的生命。

1975年春天,过年的鞭炮声犹在耳畔回响,正值青春的李万荣满怀憧憬和希望从农村走进县城,成了县农业机械厂的一名铁铸工。第一份“工作”,就让年轻的李万荣饱尝艰辛。钢铁铸造是要与高温、粉尘、烫伤打交道的重体力活,也许正是具备坚强的体魄和吃苦耐劳的素质,李万荣一生注定就与“苦差使”有缘。

1984年,李万荣回到家乡,成了砚峡乡煤矿的一名煤矿工人,直到2004年,他把人生最美好的20年献给了“开采阳光”事业,期间也与危险、艰辛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3年的一天,正在维修车间值班的李万荣和工友张凤智接到了井下漏煤眼出现故障,急需维修的任务。漏煤眼作为井下工作面最重要的部位,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全矿停产。接到任务,他和工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排除故障,连续工作近十个小时,就在快要完成任务的时候,由于长时间站立,工友张凤智腿一软、脚下一滑从梯子上摔了下来,眼看就要掉进30多米深的漏煤眼里,在这危急时刻,正在焊接轨道的李万荣连手中的焊枪都没顾上扔掉,就奋不顾身地扑过去一把抓住张凤智的衣服,死死拽住,但由于惯性太大,他也随着张凤智一起摔下去。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正是这把没来得及扔掉的焊枪上的电缆线缠住了他的腿,将他俩挂在了半空中,才侥幸从死神手里躲过一劫。

事后有人问你哪来那么大的勇气,而李万荣却说:“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挽救生命是人的本能反应,我当时什么也没想。”

而工友也开玩笑的跟他说:“要不是你舍身一救,我的坟头也早已长满了草。”

在20年的煤矿工作中,算下来有近七八年时间都在千米以下的矿井渡过,遇到生死考验四五次,吸进多少煤尘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是什么毅力让你坚持了下来?面对记者的疑问,李万荣笑着说:“靠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如果热爱一项工作,再苦、再累也不会觉得苦和累的!”

正是由于热爱,从事煤矿工作20年里,在水泵工、绞车工、维修工等各个工作岗位上,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连续多年被砚峡乡煤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

2005年,砚峡乡收购了华亭县供热公司,组建成立了华亭县华砚供热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工作需要,李万荣又成了华砚供热公司东关供热站的一名供暖工。从此,东关6300多户居民的冬季冷暖就和李万荣紧紧连在了一起。

2009年深冬的一天夜里,滴水成冰,通往建筑公司方向的供热主管网¢325膨胀节断裂,导致东关十字以东大面积居民停暖。李万荣赶到现场,70多度的热水从断裂的管道里喷起3米多高的水柱,维修人员根本不能靠近,要维修只能等到管道里的水流完,但这需要好几个小时。当时,考虑到1000多户居民将在零下二十度的夜里煎熬,李万荣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的跳进检查井安放抽水泵,更换管道,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抢修,暖气恢复了正常,围观的群众不由自主的给李万荣送去了热烈的掌声。

“完全可以等到水流干,温度降下来你再维修,为什么要那么拼命?”事后,有人问。他却说:“作为一名供暖工人,排查故障、确保供暖正常是我的工作职责,我没什么可犹豫的。”

“作为一名供暖工,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只要维修求助电话一响,就是我们行动的命令,我们时刻准备着。”李万荣说。

新闻推荐

“五谷”巧为艺术品

...

华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亭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王峡口草莓红了2015-06-06 18:32
猜你喜欢:
评论:(生命无悔“光热”路——记华亭华砚供热公司“最美职工”李万荣)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