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全市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后,来自城关区基层各街道社区、学校医院和两新组织的372个单位、1万余名党员干部参加实践活动,他们也是全区各条战线的基本力量。如何让这些党员干部成为科学发展的领会者和践行者?城关区委在活动伊始就明确提出,要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贯穿活动的主线,要将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切实突出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为民主题。
围绕各自主题 扑下身子调研
城关区委开展事关全局的重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久拖未决的难点问题进行调研 ,引导党员干部带着感情下基层,切实找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民有所求、我有所应、事有所成;街道社区围绕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保增长促发展、抓项目促就业、重民生促和谐等开展调研,实现辖区无零就业家庭、无社会救助盲点、无中小学辍学孩子等“五无目标”;村和社区对照外地先进经验,本着“不怕亮丑、敢于揭短”的态度,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召开座谈会,找出事关群众根本利益、发展战略、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全方位收集科学发展的新举措;学校医院要直面民生热点问题,着重查找在办学理念、建设和谐校园及医患关系、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公共社会事业发展。
为民解难办事 兑现惠民承诺
各参学单位在学习实践中,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实践活动,组织实施百个问题集中解决、百项承诺跟踪督查、百名干部驻村帮扶、百件实事惠及民生“四百工程”,以及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帮百家富”和“访贫问苦、访弱帮扶、访富问计”活动,解决大批民生问题,兑现多项惠民承诺 。9月底,备受社会各界和群众关注的“虚拟养老院”投入运行,其设置的服务项目包括生活照料、卫生保健、家政便民、心理慰藉、法律咨询、文化娱乐等6类40多项,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了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在全市率先实现居家养老机构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服务;10月中旬,召开全区街办集体企业未参保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暨养老金发放仪式,向未参保职工代表发放每月558元到1108.19元不等的养老金,率先在全省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参保工作,体现了区委、区政府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
推出学习套餐 力促经济发展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后,城关区针对参学单位类型多、行业分布广、人员结构杂的现状,要求各单位把思想动员做到每个人,力争全员参与不留死角,同时为推动科学发展观理论通俗化,各单位要通过自我学、集中学、互相学、调研学等“套餐学习”方式和领导讲学、专家导学、骨干带学、对口帮学、典型引学等补充学习形式,将“厚本本变薄、干条条变活”,让参学对象看了就懂、听了就记住,逐步达到了解决基层实际问题、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目的。据悉,在第三批实践活动中,各单位始终把联系群众贯穿活动全过程,解决了一批群众出行难、饮水难、上学难等实际问题。截至9月底,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68亿元,同比增长10.63%。实现全社会固投总额88.9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37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59.57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8328.38元。
新闻推荐
昨日,家住铁路西村街道牟家庄北社区的居民张先生打进本报新闻热线8488400反映,在其家中一房间的墙角上长出了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想通过媒体咨询相关人士,告知自己此为...
泾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