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刚刚拿到2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存折的董彦彪兴奋地对记者说:“这笔贷款真是及时雨,有了这些资金,我就可以扩大经营,把我的连锁店做大做强!”与董彦彪一样,当天领到贷款存折的还有44个人。
董彦彪原先是某企业的一名职工,下岗后他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用自己买断工龄的不足2万元钱开了一家店铺。可是刚开业不久,他就被周转资金不足的难题常常困扰着。就在这时,红古区就业局帮他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使他渡过了难关。2000年8月,董彦彪多方筹资12万元,在窑街和海石湾办起了家电连锁店。不到几年的功夫,他已拥有三家连锁家电商铺,并购置了一台业务用车,在他的连锁家电店内还聘用了12名下岗人员。曾经的下岗失业人员如今已成为一个创业带头人。
据红古区就业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红古区已为一户企业和216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1262万元,在这些贷款的扶助下,直接带动478人实现就业和发家致富。尤其是今年,红古区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迎难而上,大胆创新,以提高劳务输转质量为目标,积极拓展外出务工渠道和就地转移渠道,促进劳务输转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通过提供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开发就业岗位、落实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培训、搞好就业服务和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等多种形式,健全完善了社区灵活就业服务组织管理体系,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实现灵活就业。今年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92人,为1603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540.67万元,发放率达到100%。此外,还通过移动信息平台、乡镇街道社会信息网和电视等媒介发布用工信息154条,提供就业岗位7659个,组织现场招聘会25场,确保了劳动力供需双方的沟通与对接,强化了就业服务功能,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和转移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
新闻推荐
1月20日,西固区陈坪街道东湾村1222名村民领到了“红包”,这在东湾村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天气很冷,但村民们一大早就来到了村委会,一个个排成队签字领钱,几个年老的...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