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许没人相信城区还有满院堆着垃圾、花池里搭建起鸡舍和存放杂物的窝棚、楼体破落和楼道被熏得黑乎乎的小区。然而,东岗街道深沟桥社区就有这样的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住着千人的八栋楼。由于30年来无人管理,使得这个小区变成了“三不管”楼院,不少居民更是笑称其为“贫民窟”。不过,这个昔日看上去有些苍凉的小区,近期在街道社区和部队官兵及居民整治下,鸡舍所在花池变成了“责任田”,20户老居民当上田地的“主人”,种上喜欢吃的蔬菜和观赏花木;8栋楼破旧墙体已被刷成蓝灰色,与小区高大的绿化树相映成趣;坐在院里纳凉的老人笑声多了……
无人管理 花池变成鸡舍窝棚
昨日上午,记者跟随东岗街道负责人来到八栋楼,映入眼帘的是灰色楼体和满院的绿色,以及正在侍弄花、菜和纳凉聊天的居民。街道党工委书记秦力红告诉记者,这是经过200多人奋战两周、粉刷和清理完成的新八栋楼,先后投资多达15万元左右。而在此前,由于这个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长达30年的时间内缺乏管理维护,小区绿化带和美化带早已失去其功能,几个大花池变成了住户们的私家菜地,更有人在花池建起鸡舍和放杂物的窝棚,而花园内仅有的几棵树木,也被少数住户堆积的杂物、乱搭乱建等围得枯枝满冠。八栋楼体也因长期得不到修缮,墙皮脱落破旧不堪,楼道则是被煤烟熏得黑乎乎的、被垃圾堵得无法顺利通行,楼下的存煤棚被住户“打扮”的奇形怪状。两周前站在院内望去,小区满是杂乱的栏栅、枯木锈蚀的鸡舍窝棚、垒砌废品的苍凉景象。大多数居民看在眼里气在心上,但都因小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管理保障极不到位等实际问题,对日益恶化的居住环境只能视之忍之。
整治两周 八栋楼旧貌换新颜
为了彻底改变八栋楼的现状,街道社区对这里的环境卫生进行摸底,随后通过张贴告知书和签订联名整治书、成立矛盾劝导组等多种方式宣传动员,于6月5日拉开彻底整治八栋楼序幕。深沟桥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六号楼前的花池,是小区乱搭建和堆杂物最多区域,30年堆积的垃圾预计达15吨重。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区居民约70余人,主动承担起这份量最大的清理工作。虽然清理杂物时带起的灰尘漫天飞舞,搬运废品垃圾时夹杂的尘土洒落飞扬,脸上被汗水冲出道道黑条,浑身上下沾满了土,即使如此,大家仍鼓足干劲清除垃圾。在此次整治中,150名驻区部队官兵是主力军,拆鸡舍、端窝棚、搬杂物、清花池,用臂抱,用肩扛,忙的连水也顾不上喝,但大家无怨无悔。同时街道还聘请专业人员对楼体、院内设施及树木等进行粉饰和装饰。经过两周努力,清理杂物30车次近90吨,整治花池面积1000多平方米,粉刷墙面近2万平方米,粉饰花池围栏360多平米,八栋楼成全区“三不管”楼院整治典范。
划责任田 居民争相当“主人”
“要不是几百号人进行整治,这个院子到处乱糟糟的,垃圾散发的臭气能熏死人,谁还敢坐在院子纳凉聊天。”当日上午,在八栋楼小区住了将近30年、正给蔬菜浇水的武念秋大妈说。经过清理与平整的花池,个个平展展的惹人喜爱;八栋楼破旧墙体被刷成蓝灰色,与小区绿化树相映成趣;坐在院里纳凉的老人也越来越多……环境好了,居民们的笑声也多了。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就花池日后的使用管理,创新思路实行认领包干制度,采取谁认领、谁管理、谁受益办法。社区用围栏将花池划为数个“责任区”,并将认领办法及时张榜公示。不管居住在哪栋楼,只要愿意认领即可,而且数量不做限定。据悉,社区对认领情况进行登记造册,以便今后随机查看管理情况,对管理不善或无力管理者,将收回认领权转交其他居民。目前划分出的20个花池“责任田”,已被10余名居民全部认领完毕。多数认领者已在“责任田”里种上辣椒、茄子和丝瓜等10余种的蔬菜,有的还移栽了鲜花和观赏树等。
新闻推荐
6月28日,安宁区召开表彰大会,对近年来该区涌现出的一大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在表彰会上,安宁区委授予西路街道党工委等50个党组织“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授予赵辉云等100名同志“优...
泾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