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转型阶段,“单位人”如何转变成“社会人”?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团体,怎样才能扭成一股绳,成为“大家庭”?这其中,政府扮演了什么角色?社工又做出了什么努力?让我们一同走进社区、走进社会组织,看看新型的社会管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没有单位管理,没有物业管理,散设在楼宇间的广州海珠区党支部将江南中居民面临的难题一一化解。有一串数字可证:两年间,江南中99个楼宇党支部协助化解群众矛盾145宗,处理群众投诉330件,消除治安消防安全隐患66宗。楼宇党支部是怎样做到的?
为民请命获得支持
令楼宇党支部在江南中声名鹊起的一役,是在2009年初解决紫山大街33号居民楼消防管道和排污渠同时凿穿的难题。
当时,污水臭气熏天、浪费用水、出入不便等问题困扰了街坊大半年。据了解,凿穿消防管道和排污渠的,是安装一户一表的施工队。施工队走了,自来水公司不愿负责,如何是好?楼宇党支部出动了。
这个楼宇党支部共有18名党员,都是紫山大街33号的住户,同样深受污水影响。楼宇党支部通过由党员、居民代表组成的楼宇自我管理与服务小组,多次与自来水公司协商,终于在大半年后获自来水公司同意抢修消防管道。另外,楼宇党支部还劝说每一户居民自筹资金安装新的排污管。
出人意料的是,劝说街坊出资时反对声音并不多。“他们是我们选出来的党员和居民代表,都是从切实解决街坊困难出发,我们肯定要支持他们的工作!”街坊张伯说。
居民政府之间搭桥
楼宇党支部的党员大多退休或下岗,这些党员在社区居民和政府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
在去年亚运前的外墙装饰工程中,施工队未经街坊同意擅自把几户防盗网拆了,青凤社区的楼宇党支部马上派人在现场监工,还迅速做了一份民意调查,向街道党工委反映大部分街坊不同意拆防盗网的意愿。街坊的意见最终获采用,防盗网不拆了,街坊安心了。“自从这件事以后,街坊觉得反映的问题得到政府重视,因此很愿意配合楼宇党支部的工作。”街坊胡姨如是说。
今年春节前10天,青凤大街24号401房的天花板突然掉落,住户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楼宇党支部;青凤大街22号大楼三楼装修卫生间引起二楼堵塞,二楼住户不找三楼住户,而是找楼宇自我管理与服务小组……通过一次又一次帮居民解决难题,楼宇党支部获得了居民的信任。
管理居民更有成效
楼宇党支部经过两年多的运作,在江南中走出了一条“小事不出楼宇,大事不出社区”的社区群众自治新路子。
由于楼宇自我管理与服务小组的成员都是楼宇的居民,管理居民比物业公司等更方便,更有成效。“只有尽量做一些关乎居民群众利益的实事,让群众感到满意,群众才会支持和配合楼宇服务管理小组的工作。”青凤社区楼宇党支部张书记认为,在替居民们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时,亮出楼宇党支部的身份往往会更容易解决问题。
目前江南中共有楼宇党支部99个,建立党小组210个,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楼宇党支部、党小组”四级社区党建工作网络,成为社区自治的领导核心。江南中街道办事处主任江帆认为,楼宇党支部是社区党总支下的社区党建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起相辅相成的作用。
新闻推荐
近日,记者对一些街道、社区的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进行了走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各街道、社区以及司法部门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扶,一批批刑释解教人员都获得了“新生”。...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