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杨中敏老人,一辈子从事街道服务工作,2003年退休后,她又到自家所在的大雁滩社区帮忙,不论是捐款还是义务劳动,杨中敏老人总是跑在最前面,社区工作人员及辖区居民都亲切地称她为“杨阿姨”。
一辈子的街道工作者
退休前在五泉街道工作的杨中敏从事财务工作,她告诉记者,以前社区被称做街道居委会,工作非常繁杂,虽然她负责财务,但也担任着禁毒及管段工作。工作任务量大且杂,不懂的问题只好向其他老同事请教,就这样每个星期还要劝导吸毒人员,上门去聊天。
提到上门给吸毒人员做劝导工作,杨中敏说,虽然这只是个谈话聊天的工作,其实真要实施起来阻力很大。首先是吸毒人员及其家人很不希望杨中敏去他们家里,因为这样一来左邻右舍都知道这家里有个吸毒者,会很没面子。就这样,在被劝导者及家人不待见下,她还是很负责地坚持去劝导,而且这样工作了一辈子。
热心公益的第一人
杨中敏老人爱看报、看新闻,听到哪里有灾难、有困难,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从2003年的非典、2007年的5·12汶川地震,到2010年的玉树地震,杨中敏老人都带头捐款。她得意地告诉记者,她从报纸上剪下红十字会的捐款账号,看见有人受灾受难就会跑去银行汇款。
每次社区举办“党员一帮一”、贫困户慰问等活动,杨中敏总是出钱又出力。她曾经所在的大雁滩社区号召居民帮扶一位考上大学的贫困生,杨中敏二话没说就掏出100元钱,并组织党支部里的其他同志一起捐款。她说:“考上大学不容易,我们也是尽微薄之力,不想让哪个孩子上不了学。”
“社区就是我们的大家庭
”
在大雁滩社区办公室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不时有工作人员出入,都会热情地向杨中敏老人打招呼,社区书记李晔告诉记者:“真应该多报道杨阿姨,我们社区的工作她最支持了!”一旁的周厚雯主任也说道:“杨阿姨真是一辈子都在街道社区里,对我们的工作也很理解,很热心。”
在杨中敏老人心中,做了一辈子街道工作,她最理解街道社区工作的繁杂,所以当社区有活动或者工作时,在她能力范围内,她都去帮忙,今天捐款捐物、明天帮扶慰问。隔三差五就去社区转转看有什么事需要帮忙,还总告诉大家:“社区就是我们的大家庭,大家庭好了自己也会很自豪。”每当看见社区里得的一个个奖牌、奖杯,她总是很骄傲。
新闻推荐
3月15日,市烟草专卖局对查获的假冒伪劣卷烟进行了销毁。晚报记者何燕3月15日,市工商局城关分局对去年缴获的假冒伪劣产...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