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灼热的日光还令人觉得这个夏天似乎永远不会结束了,只一夜,头顶的天空便灰暗得似一张寂寞的脸,几朵阴云将一些渲染着悲伤的泪流落人间。
秋雨不似春雨般温润如玉,也不如夏雨的倾盆如注,秋雨静默地洗礼着大地,驱走夏日残留的浮躁,如同一位智者面对眼前的一切波澜不惊;亦如同江南绣娘手中细密的针脚,在大地这片广袤的绣布上绣出金秋的丽景,平息了鸢飞戾天者心中的焦躁,洗去经纶事务者身上的尘埃。
雨水在天地之间轻歌曼舞,那雨声和日渐孱弱的蝉鸣交相辉映,那时而悠扬时而清脆的曲调似纤纤玉手抚过竖琴纤细而修长的琴弦;又似金珠落玉盘,显示出一种华丽的凌乱。那既是献给夏的葬歌,又是送给秋的迎曲。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爱雨的人是不会躲开雨的。”这也许就是我从不喜欢在雨天撑伞的原因,而是在无遮拦的天空下享受着秋雨的抚摸。酥酥的冰凉,轻柔地拍打在脸颊,这种感觉远比冰凉的雪花更加舒适,比和煦的阳光更加豪迈。泥泞的街道,被雨水冲刷着,微雨倾斜,与道路形成了一个很美好的角度。雨下起来后,街道上竟少了些行色匆匆的路人,人们反倒慢下脚步来感受这小雨微淋。原来,这个城市喜欢雨的人还是有那么一些的,只是生活的繁琐使人们忽视了这大自然最本真的美好。
我漫步在街头,看着眼前这川流不息、灯火流转的城市。听妈妈说,在二三十年前,她曾在雨中骑着单车驶过很长的一段路程,那时的马路上几乎没有几辆车,街道上也少有人走,马路两旁是遮天蔽日的树木。而如今这里却早已繁华得面目全非,令人陌生。记得我曾经是并不喜欢雨的,反而很喜欢那种万里无云的晴天。大概在两年以前,我曾和几个好友相约出游,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却使我们不得不取消原来的计划。我在家听了一整天聒噪的雨声,从此之后便对这样的天气厌恶至极。但不知从何时起,我却又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雨天的安静。一个人听雨,一个人赏雨,一个人在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间穿梭,似乎成了最美好的享受。时移世易,岁月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雨纷纷,曾经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如今或许早变成了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雨纷纷,曾经喟叹着三杯两盏淡酒不敌晚来风急的深闺少妇如今或许早变成了望着流光溢彩的城市黯然神伤的游子。而千百年来唯一不变的还是那细雨,不断地把芸芸众生悲伤的情愫转化成丝丝缕缕的银线,在苍茫的天地间织出一张流淌着泪水的脸,夹杂着凄神寒骨的哀怨孤寂与挥之不去、抹之不尽的满怀愁绪。
雨逐渐变大了,它那颗跃跃欲试的心挣脱了乌云的束缚,冲破了狂风的羁绊,从天空中如同瓢泼一般坠落,似乎在向所有人展示着它的猖狂与桀骜。而在这狂风暴雨中,我似乎看到了众生之百态:有人奋力地奔跑着——他们为追求一个舒适安宁的环境而竭尽全力地前行;有人撑着伞安然地走在雨中——他们即使面对着狂风暴雨的肆虐,也会因为有雨伞的庇护而有恃无恐;还有些人像我一样,哪怕风在怒吼,雨在咆哮也依旧悠然自得地漫步——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会因为雨水的灌溉而日益茁壮,还是会因为风雨的摧残而愈加脆弱。但我知道,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前行的脚步才会更加坚定。
雨逐渐停下来,唯剩一两滴挂在树梢上的雨点顺着树叶的脉络滑下,在树下的水洼中漾起一圈圈涟漪,伴着遥远的西边逐渐暗下来的天宇,伴着南归的候鸟挥舞着的翅膀,伴着夏天愈行愈远的脚步,逐渐扩散,消失。
次日的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金色的光辉普照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看,又是一个五谷丰登的金秋!
新闻推荐
11月21日,本报AⅡ07版以题为《楼下商户排煤烟 楼上住户受“折磨”》报道了渭源路215号楼前一家理发店内生火取暖,将烟道隐藏在二楼的阳台处排烟,污染环境的同时,也影响楼上住户生活一事...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