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永刚
“我家育的菜苗已经长到8公分高了,现在能移栽了吗?”2月24日一大早,泾川县蔬菜办技术员刘亚生就接到了汭丰乡枣林子村菜农朱忠喜的电话。“最近一段时间气温偏低,还不能移栽。”刘亚生给朱忠喜回完电话,就往枣林子村赶。他告诉记者,枣林子村去年新建了40座日光温室,今年还新建了大拱棚,群众种菜遇到的问题很多,技术指导不好,群众就没有收益。
刘亚生到枣林子村时,只见有的菜农在往地里送肥,有的在日光温室里忙碌。他和村上驻村大学生村官朱海龙把菜农组织起来,对近期种菜应该注意的问题给菜农逐一进行了讲解,并给菜农上了一堂“科技信息课”。“现在我们每个菜农都用上了手机,今天我给大家说说如何利用手机在网上查信息、解决种菜遇到的技术难题。只要是智能手机,把网打开,上网搜问题就能得到答案。”刘亚生说,现在的菜农有的也是网络通,他们用手机上网、聊QQ、浏览网页样样在行,让群众利用这一资源随时随地就能解决种菜遇到的问题。
人勤春来早。连日来,在泾川县像刘亚生这样的“农事顾问”格外忙碌,他们给群众指导春耕生产,成了群众心中的“智多星”。春耕在即,泾川县从农牧、林业、农机等部门抽调技术人员100多人到田间地头为群众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有力助推了春耕生产工作。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