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录严建功
高挑的身材,清瘦的脸庞,朴素的着装,得体的谈吐,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泾川县林塬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窑店镇果品流通协会、果树协会理事长侯建宏,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踏踏实实干事的人。
今年38岁的侯建宏,是泾川县窑店镇雷岭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说起自己创业的初衷,侯建宏朴素的语言里透着真诚:“2002年,我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当时窑店镇大面积发展果园,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果子品质很不错,产量也不小。但是,由于贮藏销售跟不上,果子只能低价卖给外地客商,乡亲们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落不了几个钱,大钱都让外地人挣去了。所以,我有了修果库的想法,一方面给自己创一份事业,另一方面帮助乡亲们解决卖果子的难题。”于是,他多方筹措资金150万元,建成了泾川县南塬的第一家气调恒温果库,成立了林塬果业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临近三个乡镇果品储藏销售难的问题。
如何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放大服务效应,是侯建宏一直思考的问题。2011年,他经过多方考察,筹资1800多万元在飞云乡建成了万吨气调库,并以此为基地组建了果品流通协会,使林塬果业公司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他先后帮助周边果农销售果品10万多吨,完成销售收入2.3亿多元,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当地的果品还打到了国外市场,远销俄罗斯、泰国、越南等国家,辐射带动窑店镇建成市级果品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千吨以上果品气调库2座,发展果品专业合作社2个、果品协会8个,参会人员达到1750多人,培养果品营销经纪人150多人。窑店镇的一位果农说起侯建宏,满脸的感激之情:“建宏这几年可帮了我们大忙了,不但果子卖了个好价钱,还不担心钱拿不到手。现在,我就是一门心思把果子务好,卖的事有他操心,心里踏实着哩。”
近年来,随着果园面积的不断扩大,部分果农由于管理跟不上,果园挂果迟,商品化比例低,收入上不去,对发展果园信心不足。对这个情况,侯建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深入的调查了解,他了解到管理跟不上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技术。为此,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他依托自己的公司成立了果树协会,邀请林果专家和果品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向果农反复宣传果品产业的发展优势,讲解果品套袋、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优质果品生产管理知识,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果农1万多人次。谈到技术培训的重要性,飞云乡一位刚扩大了果园规模的果农说:“只要学会了技术,务果园就好办了,力气咱有的是。我相信,有建宏帮咱,我一定能在果园里‘种\’出好日子。”
飞云乡飞云村的刘康华和刘云,是侯建宏“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的联系户。刘康华家的果园面积大,管理比较粗放,效益不太好,但多年务果树,有一定管理基础。针对这一情况,他主动进行了技术帮扶,该户2013年果品产量达到2万多公斤,在果品价格下滑的情况下,仍坚持按原价全部收购,为该户增收2万多元。刘云在飞云乡街道经营农资,但由于投资少、店面小,收入非常有限。他针对飞云乡及周边乡镇果园面积大,农资销售有潜力的实际,帮助刘云租赁了60平方米的铺面,联系化肥厂家建起了代销点,刘云收入很快就提高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