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教育局陈海明
一天,批改作业时发现了后排学生写的一张纸条:我个子若能低一些多好!坐在前排,一抬头就可以看到老师脸上的神情变化,听老师讲课也是最最清楚的,也能受到老师的爱抚!可是……
我被震动了!没想到后排学生如此渴望老师靠近他。尽管我也叫后排学生发言,叫后排学生答题,但细细想来,我更多地关注了前排学生:眼睛时常注视他们,时常抽查他们的作业,时常走下讲台站在他们跟前抚摸着他们的头讲课……他们更多地享受到了老师靠近的滋味。而“这一切”,因为位置的限制,后排学生感受不到。我从纸条中读出了后排学生的期待、羡慕、无奈!我决心改变自己。
活动课上,我让学生转身就坐,游戏从后排学生开始;班会课上,学生也是转身看后边黑板,我站在后排学生跟前讲话;平时巡视教室,我常站在后排学生身后,静静地看他们做作业……我创造一切机会靠近后排学生,尽量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给他们以关爱,让他们也体验体验坐在前排的滋味。我看到后排边上一个男孩冲我笑,我第一次发现他眼睛上方有一颗黑痣;我清楚地看到一个内向的女孩脸上神情的变化。那一刻,我多么高兴、多么幸福!后来,我经常移动“讲台”,要么在前,要么在后,要么在中间,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与老师的亲密接触,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心是与他们贴在一起的!
我终于明白,学生的意思并不是希望老师人站在哪里,而是心站在什么地方!只要老师真正确立了学生主体的观念,成了学生中间“平等中的首席”,站在哪里都是合适的。课堂失控时,就站在讲台上,从气势上压倒歪风邪气;范读课文时,就在孩子们中间,脚步轻轻;个别辅导时,轻轻摸着孩子的脑袋,有时还轻轻责备一下,那马虎的小家伙脸微微一红……让心靠近孩子,永远是最好的位置!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