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羊城晚报》报道,11月21日,广州市政府官网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来穗人员居住登记工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称,非本市来穗人员应当自到达居住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向所在街道(镇)或者社区(村)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机构申报居住登记或者居住变更登记等一系列对来穗人员信息登记的规定。
消息公布后,不少网友表示,时下公民迁徙越来越自由,这个规定是否管得太严,也管得太宽?人口流动如此频繁的广州,三日内登记信息是否行得通?
网友质疑
疑问 1 庞大流动人口管得来吗?
今年4月,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曾向媒体通报,截至2013年年底,广州登记在册流动人口686.7万人,按照一定漏登率计算,广州实际居住流动人口为837万人左右,而广州常住人口为832万人。
有调查显示,800多万流动人口中,无固定职业者超过20万,其中接近一半为初中以下学历,而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超过3万。有网友提出质疑,面对如此庞大的来穗人口,相关政府部门是否规定3个工作日内登记信息就可以管得来?具体执行有没有保障?
疑问 2 3日内不登记是否要处罚?
有外来务工人员对记者说,即使有相关规定,也不会主动去相关部门登记信息,因为政府发布的规定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不去登记信息,既不会影响我留在广州,也不会有相关处罚,没必要专门花时间去登记信息。”
记者在网络上查询,不少网友发表了相同的看法,认为《通告》对于来穗人员的规定,完全依靠个人自觉。多数人可能会因为嫌麻烦等原因不主动去登记。而《通告》并没有明确指出,来穗人员3个工作日内没有进行信息登记如何处罚。
疑问 3 短暂停留也要登记太严格?
不少网友认为相关规定过于严格。有网友称,如果来广州进行短期旅行、学习、出差、看病等,时间仅一个星期,也需要登记吗?为什么要把“3个工作日内”作为标准?如果刚好来3天或4天,难道也要去登记?还有网友提到,广州有多个批发市场,不少市外商家前来进货,可能需要逗留两三天时间,如果强制实行登记,会不会对广州的市场自由和人员流通造成影响?
甚至有市民对这样的规定表示反感,认为这是否意味着到广州也要像到国外一样“落地签证”?那还不如守住机场、火车站、汽车站,进站一个登记一个。
疑问 4 房东成信息登记责任人?
《通告》规定,房屋出租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没有房屋租赁关系但以借住、寄住、直接受雇等方式容留来穗人员居住的房屋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代管人应在来穗人员入住后24小时内登记来穗人员的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等基本信息,并在3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街道(镇)或者社区(村)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机构报告来穗人员基本信息,督促来穗人员按规定申报居住登记或者居住变更登记。用人单位招用来穗人员的,应当督促其申报居住登记或者居住变更登记。
有市民反映,按照《通告》的规定,房屋出租人和用人单位将有义务为相关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机构收集信息,这样是否会存在相关政府部门向他人转移工作职能的嫌疑?而且,《通告》中并没有指出来穗人员跳过房屋中介机构,直接向房屋出租人租房住时,是否由房屋出租人向相关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机构登记来穗人员基本信息的相关规定。
疑问 5 个人登记信息安全谁负责?
办证难,常为市民所诟病。来穗人员信息登记类似于“走办证手续”,不少网友担心,相关部门的登记效率是否能满足要求。有外来人员反映,如果可以进行网上登记信息,将有效提高效率,但是他同时担心网上信息录入的安全问题,一旦错误登录网站进行信息登记,将泄露隐私,他呼吁政府应该做好宣传,并加大信息安全的保障力度。
官方回应 最迟下周出台细则 来穗旅游不需登记
11月22日,就来广州旅游、出差、治病、开会等人是否需要3个工作日内登记信息,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时连说三个“不是”,而对不去登记是否有强制性的处罚措施,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办法回答,可以肯定的是会有配套的细则出台,并且有相关的实施方案,最迟下周会向媒体和社会通报。
新闻推荐
外面是天寒地冻,室内却有好书相伴,好友相随。为了让社区“留守儿童”快乐度周末,西固区先锋路街道东苑社区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快乐周末”活动。12月13日早,数十个“留守儿童”...
泾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泾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