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11月底,随着崆峒区大寨乡童咀村卫生所投入使用,村民们“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童咀村卫生所是平凉市今年20个市列标准化村卫生室之一。为改善农村居民就医环境,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缓解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平凉市继续把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作为民生项目来抓,建成了省列实事200个、市列实事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除此之外,今年平凉市卫生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投资6160万元、总高11层的市级儿童专科病区10月正式开建;建成市级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3个县级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华亭县妇幼保健院搬迁改造项目建成投用,静宁、庄浪两县建成主体;14个乡镇卫生院附属工程、17个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庄浪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和灵台县重大疾病防治设施建设项目正在招投标,崆峒区重大疾病防治设施建设项目建成主体……
记者获悉,今年平凉市共实施各级各类卫生建设项目260个,建设总面积10.6万平方米,总投资2.46亿元,其中争取中、省预算内项目建设资金1.1亿元。
加快中医药发展步伐
打造“国医养生”名片
在城区部分有名气的老中医诊室前,每天早晨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排满了门诊走廊;在古色古香的庄浪县中医养生馆,前来针灸、按摩、刮痧的居民络绎不绝;各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成了农村群众看病就医的“香饽饽”……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诊疗在平凉市越来越深受群众睐。
围绕“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今年以来,平凉市各级综合医院均成立了中医科、中医管理科和中药房,在西医临床科室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室。91%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中医诊疗室,93.6%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不让张大夫瞧一瞧,还是不放心。”今年10月,在一次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年轻的小苟被确诊为早期肝硬化。她的母亲王女士在担心之余,带着小苟来到庄浪县中医医院,找了中医副主任医师张金发给儿子看病。
1998年,庄浪县中医医院成立了建院以来的第一个专科——肝病专科。如今,已有16年历史的庄浪县医院肝病科被列建为国家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
加强中医药专科建设是平凉市加快中医药发展步伐的一项重要举措。除了庄浪县医院,泾川县中医院康复科、静宁县医院针灸科被列建为省级重点专科。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国家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3个、省级11个、市级32个。同时,还将中医养生机构纳入全市城乡医保定点范围,全面落实了城乡医保中医药报销优惠政策。
“今年,我们倾力打造‘国医养生\’名片,建成中医(养生)馆11个,7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特色机构。县、乡、村及社区医护人员普遍掌握了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6项食疗保健技术。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将中医养生保健与旅游融合,促进以中医药产业为主的健康服务业发展。”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