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社古村:扶贫扶观念,村庄换新颜

来源:平凉日报 2014-12-10 18:5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张成龙

平整的水泥路纵横交错,连接着村里各社和公路,油松、国槐等景观树,点缀在整齐美观的小康屋旁边。“现在村上情况好多了!所有的社都通了硬化路,这条件在全县都是顶好的。”12月8日,在灵台县朝那镇社古村,村支书刘喜鸿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村里的情况。

走进王什社刘喜安家时,他正围着火炉烤火,院子干净整洁,木桩上挂满了玉米棒子。在屋里,墙角整齐地码着30多袋粮食。“双联行动中市政协为我们办了不少好事,给村里改造了危房,修了小康屋,铺了路,装了路灯,美化了村庄,修建了涝池和公交车站……”刘喜安一件一件数着村里的重要变化。“我们兄弟一共11口人,他们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地种不过来,我把7亩果园流转出去了,还种了30亩玉米,今年能卖个3万来元。”由于社里务工的人较多,多数果园无人看管,在市政协的协调下,王什社无人看管的192亩果园被流转给了陕西礼泉人,农闲时间,刘喜安就在附近的工地上打工挣钱。

更多的果园正在村里发展壮大。“我们现在已经有了2060亩标准化管理果园,其中1023亩果园已经陆续挂果。”刘喜鸿告诉记者,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市政协为社古村党支部制定了“建设千亩标准化苹果管理示范园”的长远目标,为发展好果产业,根据村里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低、发展意识不强这一“病根”,市政协对症下药,采取了“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办法,多次和群众座谈,宣传苹果产业发展的前景,并邀请泾川县苹果产业带头人到村里开展培训,组织果农到静宁实地参观学习,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增强了群众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

“以前都不太看好务果园,自从学习后,对苹果真是下了大功夫。”村民刘小兰告诉记者,市政协多次组织的外出学习她都参加了。正是学习和参观,让她看到了果产业带来的好处,现在对家里的7亩果园也越来越上心了。

“现在村上大部分人观念都转变了,也肯往果园里投入了。”离开刘小兰家,刘喜鸿边走边告诉记者。

“我们这还有个纯山区社,叫‘扁担社\’,以前种地干活都靠扁担挑,双联行动中,在市政协的帮扶下,平整了社里630亩山地,路也修了,如今拖拉机都能开到地里了,种地方便多了。”村部里,刘喜鸿围着火炉,满眼温暖和希望,继续向记者讲述着村里的“喜事”。

新闻推荐

省政府考核组考核平凉市消防工作

...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社古村:扶贫扶观念,村庄换新颜)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