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提高工作效率做乘法
王村镇完颜村芦子咀社的陈俊华在镇上打算开一家“土老坎”麻辣烫加盟店,他来到县政务大厅办理营业执照,不到一小时,营业执照就办好了,陈俊华很高兴:“以前听说办营业执照要一两个月,跑几个来回,没想到不到一小时就办好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也非常好”。
创新服务,“乘”倍提高工作效率,泾川县把各项便民服务措施真正落到了实处、惠及了群众。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县上投入200多万元配套完善了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限时性”办结,“全方位”公示,确保不让群众多跑一趟路,极大地简化了审批流程,方便了群众办事;14个乡镇和温泉开发区、街道办事处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对救灾救济、矛盾纠纷调解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统一设立服务窗口,实行集中受理;在全县218个村(社区)全部设立便民服务站,建立村干部错时轮班制度,开展政策宣传、政策兑现等民生事务代理代办。
为彻底解决窗口行业和办事机构普遍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痼疾,泾川县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阳光服务”活动。全县各窗口单位共简化办事流程328项,发放便民服务卡6852张,落实整改措施524条,群众的满意度达到99.3%。
积极化解矛盾做除法
改善民生不仅要让群众走上柏油路、喝上放心水,还要妥善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理顺群众的情绪,让群众心里的“疙瘩”解开。
为此,泾川县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处理信访问题作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大事,巧用“除法”,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邻里纠纷调解了、遗留问题解决了、群众情绪理顺了”。县上开展的矛盾纠纷排查、“五自主、三合作”活动给农村带来了新变化;在行政村建起司法工作室,也让群众之间的小矛盾化解不出村。
同时,县上建立了领导接访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至少安排1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其他县委常委根据工作需要随时接访;乡镇主要领导采取逢集接访,并成立了信访组,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有序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乡镇、部门还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坚持办结一件,销号一件,答复一起,回访一次,统一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全县共接到各类来信来访60件,办结58件,办结率96.7%,先后对10个信访积案和6个市级领导包案督办的信访案件进行重点督查督办,落实县级领导包案督办24件,办结率达到100%。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泾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