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辛登峰
在泾川县城,人们总能看到这样一对身影。一个身材单薄、面容和善、眼睛黑亮的女子推着一把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位年迈的老者,老人慈眉善目,头发花白,衣着整洁,女子不时和老人攀谈着,两人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们是一对母女,而熟悉的人总要亲切的问候一句:“媳妇又带你出来游了,您老真有福啊!”
老人名叫郑菊芳,今年83岁。而照顾她的是他的三儿媳妇刘会平。说起刘会平,街坊邻居无不称赞,都说她是孝顺贤惠的“好媳妇”。
日前,记者在县妇联张淑惠的带领下,走进城关镇红旗街居民区刘会平的家中,只见不大的房子里,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给人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刘会平正在用自制的小车给婆婆锻炼腿脚,面对记者的到访,腼腆地笑着说:“照顾老人这是应该的,没有啥!”
刘会平今年45岁,与丈夫韩志涛结婚已20年,她以前是编织厂的职工,1998年企业改制后下岗,自己创办了一个化妆品专卖店,多年来夫妻俩勤俭持家,日子过得还算幸福。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年,不幸就降临到这个幸福的家庭。正当她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时候,婆婆却患上骨质疏松和帕金森综合症。当时丈夫还在乡下工作,婆家的几个兄弟姐妹又都在外地,得病后的婆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24小时有人照顾,于是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苦心经营多年的生意,一个人挑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
“书上说脚心穴位最多,经常按摩有好处,闲了我就看着书本‘照猫画虎\’。”锻炼完腿脚,刘会平一边给婆婆做起了按摩,一边和记者聊了起来。
刚开始患病,婆婆接连住了三次院,那一段时间连翻身都有困难,刘会平每天天一亮就起床,给婆婆做早饭,然后送到医院,待婆婆吃完后,又帮婆婆穿衣、洗脸、梳头、上厕所,换洗衣服。有时候也有些支撑不住,但看到婆婆瘦弱的身躯,想起兄弟姐妹的嘱托,她就暗下决心:“我决不能倒下,婆婆和两个孩子都在等我照顾。”
有一次婆婆生病住院,她给婆婆往医院送饭,正准备出门,结果儿子不小心把水壶碰倒了,烫伤了腿。当时儿子才一岁半,刚学会走路,她怕婆婆担心,于是就瞒着没有告诉婆婆。接下来一周多,她每天除照顾婆婆外,还要抱着儿子上医院去换药,累的她连话都不想说。最后,婆婆还是发现了,为此埋怨了她很长时间。还有一次,婆婆腹痛,救护车还没来时,婆婆已疼痛难忍,痰咳不出,看着婆婆难受的样子,刘会平很心疼,就用手往外掏痰,为婆婆缓解病痛带来的痛苦。
婆婆行动不能自理,时间长了腿部肌肉开始萎缩,刘会平自己改装了小孩的童车,帮助婆婆锻炼腿脚,每天给婆婆按摩成了她的必修课。十几年来,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衣服、被褥总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异味,婆婆从头到脚都收拾得非常利落。
“我妈生病这么久,如果没有她的关心照料,估计都坚持不到现在。这么多年,照顾我妈和孩子都是她一个人……”说起妻子,丈夫韩志涛无不感激。
刘会平不但是家里的好媳妇,也是街坊们的好邻居,孩子的好母亲。自从嫁到婆家,从没有和邻居红过脸,说话总是和颜悦色,凡邻居家有需要帮忙的事,她都热心去帮着做。在她的影响下,两个孩子都很懂事,时常帮着她照顾奶奶。
2014年10月,刘会平被甘肃省老龄委评为“首届甘肃省孝亲敬老模范”。同年12月,在国家老龄委、民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开展的第六届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中,她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给婆婆按摩完,刘会平把婆婆抱到了轮椅上,和记者一道出了门。“天气好的时候,我就把我妈推出来散散心,老年人行动不便,时间久了,就会觉的憋闷,心里也就会变的烦躁不安!”一路上,碰见的熟人和她们母女打起了招呼,“又和媳妇出去啊?”老人总是笑着一一回应。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