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为此,泾川县人大常委会修订完善的《泾川县乡镇人大工作规则》以及县乡人大上下联动推进、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包抓联系、代表履职服务保障、乡镇人大工作运行保障、乡镇人大工作考核评价等机制激活了乡镇人大工作的“一池春水”。
制度规范了,机制健全了,基层的民主监督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玉都镇人大加强《城乡规划法》的宣传、落实,依法、依规落实重大项目、村庄建设、小城镇开发等规划前期审议工作,先后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10多条,完成全镇总体规划及康家、下坳2个组团式农宅建设规划审定工作。在全镇石油开发、小城镇建设、产业开发等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全程参与招商引资、工程招标等环节。在镇人大监督支持下,为红河油田百万吨产能基协调征地1468亩,打井86眼,有效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依法、依规落实。
玉都镇人大主席王一忠说:“乡镇人大的工作制度完善了,机制健全了,让我们工作有了动力,也有了压力”。他说,不能像原来“半天会上举举手”过日子了,要真正发挥乡镇人大工作职责。
目前,各乡镇人大按照法律规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人代会,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召开专题人代会,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认真审议和解决一些涉及乡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民计民生、社会稳定、人事选举等方面的重大事项。2011年换届以来,全县乡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58次,提出意见建议126条。
创新载体,让代表动起来
“乡镇人大工作要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搭建工作平台,创新工作载体”,泾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贾仁全说。
基于这一认识,泾川县结合县情实际、工作实际、全县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积极创新工作载体,搭建起了“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在行动”、“双联系”制度、代表向选民述职四个平台;并依托“四个平台”开展了“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六为民”主题实践活动、“返乡手拉手、共筑小康梦”等活动,增强了乡镇人大活力和代表的凝聚力。
走进高平镇三十里铺村“人大代表之家”让人感觉到耳目一新,整洁舒适的办公环境,主题鲜明的制度、标语,让人感觉到了“家”的氛围。如今,在泾川县按照“有场所、有标牌、有制度、有经费、有人员”等10有标准,在乡镇建立“人大代表之家”15个,村级63个。
结合双联行动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全县共有902名各级人大代表联系帮扶贫困户1162户,占代表总数的90%。先后涌现出表率助推型、先富帮扶型、产业引领型、帮困服务型、示范带动型、联合帮带型代表60多人。
市、县人大代表、太平乡农民罗西萍是远近闻名的养牛“女状元”,双联行动中她投资180万元建成了养牛场,帮扶10多名群众在牛场务工,并主动联系帮扶村上两户贫困户发展养牛产业,使他们脱了贫,带动40户贫困群众发展养牛产业。
灵活多样的工作载体,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延伸了乡镇人大工作工作范围和职能,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乡镇人大工作的内容和方式,达到了上下联动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相互融合,共同提高的双赢效果。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