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泾川讯(记者徐青)双联行动开展三年来,泾川县干部职工和社会力量合力攻坚,31个村摘掉了穷帽子,贫困人口减少了7.17万,贫困面由双联前的37.5%下降到14.7%,农民纯收入从双联前的3714元提高到5480.3元,全县双联行动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泾川县各级双联单位和干部把发展产业作为重中之重,紧密结合贫困乡村和联系户实际,大力实施特色产业适宜区全覆盖战略,新建果园15.6万亩,日光温室600座、大中拱棚3600座,标准化养殖小区68个,目前72.9%的贫困户有了稳定的致富产业。多方筹办惠民实事,帮助贫困村和农户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累计新修通乡通村公路321公里,新增自来水用户2160户,新建改建小康屋1.46万户,如今,全县油路通村、自来水入户、小康住宅占比达到了84%、96.8%、43%,村级办公场所、卫生所、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大多数贫困村的面貌已是焕然一新。
同时,县上扎实开展了农村社会治理活动,各级双联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广泛宣传政策,清理核查账务,整治村庄环境,开展群众培训,使群众关注的大批热点难点问题得以解决,今年初,泾川县荣获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殊荣。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创业带富能力,选派32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150名大学生村官进村任职,整顿软弱涣散村班子22个,新发展农村党员69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255名。
值得一提的是,县上在双联行动中,创新开展了“先富帮扶后、共同奔小康”和“返乡手拉手、共筑小康梦”活动,搭建了“双联联谊会”等平台,1860名农村先富人员和331名县外成功人士踊跃对接帮扶2630个贫困户,他们在帮助贫困群众进入市场、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优势和作用。同时,县人大和政协创新开展了“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双联”活动,912名各级人大代表和128名各级政协委员对接帮扶1376个贫困户,目前,全县形成了干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攻坚的良好格局。
据了解,今年泾川县将对剩余91个村4.7万还没有脱贫的困难群众建档立卡,集中资源和力量进行精准帮扶,同时还将积极探索从省外引进双联帮扶单位,进一步加强和优化社会扶贫攻坚力量,加快全面小康步伐。
新闻推荐
探索新途径打造新模式——泾川县创新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模式侧记
...
泾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泾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