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永刚
亭台廊榭的中心花园,新建的钢架舞台,社区服务中心里村卫生所、便民超市、农资服务店等一应俱全,蓝天,碧树,绿草,排列整齐的小康屋,成片的苹果园,宽阔平直的硬化路直通农民家门口……
走进泾川县党原乡西联村,这个昔日“土气”的后进村,现如今变成了“洋气”的先进村。村主任张鹏远笑着说:“我们沾了双联行动的光,现在群众的思想观念变了,村里的贫困面貌变了,群众的精气神也变了。”
在张鹏远的引领下,记者来到西联村二组巫军福家,“双联指引拓发展,党恩普照面貌变”的鲜红对联贴在大门上,巫军福说这是他家乔迁新居时他自己编写的对联。说起生活的变化,他笑着说,双联行动后,村上统一规划修建小康屋,他早就想从沟边搬到塬上住,自己第一个报名修建小康屋,花了40万元修建了2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
走进巫军福家楼房参观,只见楼房设计合理,楼上楼下2个客厅、6个卧室,装潢十分讲究,石膏吊顶,大理石铺地,楼道也用生态木进行了吊顶,就连窗帘也是从县城最好的窗帘店选的,院子里还安装了小锅炉,“自己烧土暖,冬天我们也和城里人一样了……”
张鹏远一边引领我们参观他们的美丽乡村一边介绍,双联行动之前,村上群众走的是土路,一大部分群众住在沟边的窑洞里,现在集中连片建设小康屋的地方是一个大土坑,村上也没有主导产业,年年栽植苹果园,年年不见果园;2012年双联后,帮扶他们村的县政府办制订了帮扶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协调实施了异地扶贫搬迁、财政“一事一议”项目,柏油了村里的主干道路,硬化了6条生产路,新建了村部、文化广场,实施了绿化、亮化工程,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把晚上照得像白天一样……
西联村的基础条件改善了,还要发展产业,让群众手里有钱花。针对群众栽植苹果园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在帮扶单位的指导下,村上把120亩苹果园流转给了苹果种植大户王三平,王三平对果园管理很精细,定时打药、施肥,120亩果园长势非常好。
在王三平这条“鲶鱼”的带动下,西联村群众对果园管理也上心了,思想观念变了,现在务果树的积极性都很高。
说起今后的工作计划,张鹏远说:“双联单位帮助我们把村子建的这么好,下一步就是要发展产业,扩大果园种植规模;我们村养猪户人数多,还要扩大养殖规模,我们的目标就是户户住上小康屋,户户开上小汽车……”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泾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