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崆峒讯(记者李晓明刘英娜)“‘顽皮小孩\’居然是南瓜的名字,好可爱……”,刚刚进入崆峒区柳湖乡新李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园,记者们就被形形色色的特色蔬菜所吸引,大家纷纷围着乡党委副书记赵玉虎了解情况,拿起相机拍个不停。7月28日,“问道崆峒·走进平凉”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采访团深入崆峒区柳湖乡新李村、安国乡油坊村、崆峒武校进行采访。
崆峒区以建设工贸旅游强区为目标,全力以赴抓改革促发展、抓投资促建设、抓调整促转型、抓民生促和谐,全区呈现出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培育形成了能源、建材、食品、制革、造纸、医药六大工业体系和商贸、旅游、肉牛、果菜四大特色产业,区域综合实力跨上了新台阶。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9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3.9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6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9.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63亿元。近年来,该区还成功举办了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中华武林大会、世界养生大会、全国健身名山登山赛等重要节会,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和全省文明县区、省级卫生城市。
本报泾川讯(记者李晓明刘英娜)7月29日,“问道崆峒·走进平凉”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采访团深入泾川县太平、高平、玉都、党原等乡镇及大云寺中心景区等,对***和文化旅游工作进行采访。
采访中,中央、省及港澳媒体驻甘记者与市县记者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边走边看,边采边拍,真实记录了泾川县在扶贫攻坚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做法和经验、成绩与效果。
今年以来,泾川县紧密结合县情实际及群众愿望,制定了全县***工作思路,重点实施“14565”计划,全面启动各项工作。(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目前,全面完成了4.85万贫困人口的信息采集工作,制定出具体工作措施,通过积极推进“6783”交通突破行动,着力提升城乡电网保障能力,切实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各方面资源,帮助贫困乡村壮大果品、畜牧、蔬菜特色主导产业,夯实贫困群众增收基础,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此外,该县不断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多方整合资源,全力加快建设步伐。累计投入4.5亿元精心实施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建设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王母故里?佛宝圣地?养生泾川”文化旅游品牌,积极探索西部欠发达县份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子。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