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吕娅莉
自从知道将自己确定为泾川县王村镇墩台村联户干部,泾川县林业局总工程师、县政协委员史小锋就变得更为忙碌了。
“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尽快帮助群众致富奔小康”?
这个在工作开展之初最困扰他的问题终于在多次前往帮扶村进行调查之后有了答案——那就是,既要发挥个人的“帮扶作用”,更注重的是要激励农户自身的“自主创业”功能。
“韩银怀全家四口人,他和妻子患有重病,女儿为照顾父母辍学回家,儿子无法继续上学外出打工;朱新社全家五口人,有育苗经验……”一番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之后,史小锋根据韩银怀家庭实际情况,对该户制定了先以劳务输出增加收入为主,待有一定资金积蓄后,发展个体经营业的帮扶方案。为朱新社家制定了以培育各类苗木为主的帮扶方案。同时,由于这两户都有利用芦苇编织帘子的手艺,鼓励他们利用冬闲时间编织帘子,增加家庭副业收入。
“今年计划多包工程,争取在塔吊工程上年收入10万元以上。”韩银怀言语中透露出自信。原来,在用心帮扶了三年之后,韩银怀家中情况有所好转,儿子购买了塔吊,当起了小老板,年平均收入在6万元左右,女儿在深圳电子厂打工,年收入3万元左右,家中修建了5间砖混结构的平房,硬化了院落,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而朱新社家育苗21亩,年出苗6万多株,年收入10万多元。明春又计划育侧柏7亩,建办一个木屑加工厂。两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比2011年增收50%以上,为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基础。
今年春节前,史小锋为每个联系户送去慰问金以及面粉、食用油等物资。同时,结合农时季节和果园发展实际,及时为帮扶户送去尿素化肥、果树修剪工具、科技书籍,并协调生产资金5万多元。
帮扶期间,史小锋发挥本人专业特长,在生产季节,为群众进行果树栽培、苗木培育等实用技术培训,每年为联系村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果农1000多人次,组织单位职工为联系村进行果园拉枝、修剪4次,亲自参与联系村劳动20多天。同时,积极参加县政协举办的“科技宣传、义诊咨询”等活动,为县直单位在其他乡镇开展的双联行动中举行培训班20多期,培训果农2000多人次,发放农村实用技术手册1500多份、果树修剪工具100多套,提高了联系村、户的产业发展技术水平,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闻推荐
做群众的“贴心人”——记“政协委员助推双联行动”先进个人程永忠
...
泾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泾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