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永刚
“5年前,我家住的还是土坯房,一下雨土房就漏雨,最让人闹心;5年后,我家的生活大变了样,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这几天,虽然泾川县天气严寒,但对高平镇三十里铺村的史路东来说,却是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家刚从土坯房里搬进了新盖的楼房里,吃水用电出行再也不发愁了,祖辈几代人住上楼房、出门就走上柏油路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没有好政策,我家就住不上楼房。”史路东说,5年前他们村还是镇上最穷的村,大多数群众“吊”在沟边和咀梢,到处都是土路,群众吃水要到村上的供水点去拉,家里的父母身体不好,自己是典型的贫困户,日子只能一天推着一天走。
让史路东记忆最深的是,2012年双联行动实施以来,村上的来的领导多了、干部多了。“当时我就觉得我们村上可能要遇上好事了”,史路东说,“后来我才知道,领导干部要帮助我们改变贫困面貌,我们是县委办的联系点”。
在双联单位的帮扶下,高平镇三十里铺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出行的土路被硬化了,老胡同被改造了,村上新建了村部、乡村舞台、幼儿园,村上还在“白菜心”区域规划了小康住宅,集中修建小康屋。
“村上的面貌变了,我家的贫困面貌也变了。我报名修建了两层楼房,享受了国家的危房改造项目补助,我还被村上聘请为果品技术员,每年能领到5000元的县上补助资金”。
史路东说:“村民的居住环境变了,也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原先思想封闭的群众乐意与人交往了,邻里关系和睦了,穿戴也讲究了。”
“我家的4亩果园也快挂果了,我家的收入会越来越好,再过几年,我想买一辆小车……”说起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史路东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记者吴少华鑫报讯一大早,伏龙坪街道前街社区79号居民杨建村气呼呼来到社区,并向工作人员讲述自己与邻居发生的纠纷一事。好在社区有办法,没有用多长时间,工作人员就化解了杨建村的怒气,成功...
泾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