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到家门
本报记者 惠程华 通讯员 卢姗 赵亮
近日,泾川县丰台乡焦家村村民赵志勤到村里的便民服务站缴纳养老保险,不到10分钟,工作人员就替他在电脑上填好了表格,保存提交到了上一级数据库,办妥了所有手续。
“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赵志勤感慨地说,“我第一次到乡上办理养老保险,前后跑了三趟,头一回去问要带什么材料,第二回去又有个证件没拿,第三次才办好。现在好了,服务站设在了家门口,办事真是方便。”
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这是村级便民服务站的职责之一。
为了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泾川县依托行政资源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按照“优质、高效、快捷、方便”的服务宗旨,在215个行政村都设立了便民服务站,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54个服务事项分类分级集中受理,为基层群众提供“窗口化、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能。
赵飞是丰台乡焦家村便民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便民服务站工作的短短几个月里,他已经成了村民们眼中的“管家”,大到户口本补办、养老保险代缴,小到帮群众买化肥、交电费,赵飞都为村民们办妥了。赵飞还常常去村里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农户家中走访,了解群众需求。
建起便民服务站后,泾川县还注重拓展联系服务群众功能,积极推行乡村干部轮流坐班、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制度,特别是对一些空巢家庭、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积极开展上门服务,真正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了最需要帮助的“神经末梢”。
新闻推荐
泾川获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本报泾川讯(记者惠程华通讯员徐青)近日,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发文通知,泾川县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地区。这是2014年以来,泾川县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
泾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泾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