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一号工程” 积极履职尽责
——麦积区建立***工作问责机制综述
本报记者 牛彦君
围绕脱贫攻坚“一号工程”,麦积区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能作用,结合全区双联行动和***精准脱贫工作实际,探索建立的工作问责机制,为***提供了有效的纪律保障。
据麦积区委常委、纪委书记苟钟灵介绍,该机制明确问责对象,把区委各部门、区级国家机关及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乡镇(街道)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及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部纳入问责对象,体现了问责对象与工作落实者的一致性原则;明确问责情形,对履职不当,作风不实,为政不廉等情形和具体表现进行问责,使问责情形紧扣“六项纪律”,力求在***工作中履职不越位、助力不添乱;明确问责方式,采取责令整改、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效能告诫、停职检查等方式问责,直至给予党政纪处分,体现了实践执纪监督的“四种形态”;明确问责程序,严格按照受理问题线索、组织开展调查、作出问责处理、督促问责执行的步骤,进一步简化程序,缩短时间,快查快结;明确结果运用,对给予通报批评的单位、个人取消当年评先选优资格,被诫勉谈话的问责对象,取消当年评先选优和推荐选拔任用资格,受到效能告诫、停职检查、调离岗位、责令辞职、免职或建议免职、解聘或辞退等问责的,责成相关部门按照组织程序处理。
只有动真格、下硬手,问责机制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在***工作阶段督查中,发现两个贫困村传达贯彻省、市有关***决策部署不到位,没有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麦积区对所在乡镇包村领导果断予以免职,树立了“干不好就会受到警示惩戒”的导向,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形成了有力震慑。此后,被免职的两名干部工作态度十分积极,成绩突出,经组织严格考察,今年乡镇换届时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在***大数据管理平台信息采集工作中,区里逐部门、逐单位对发改、民政、教体等19个行业信息采集部门的***大数据管理平台信息采集工作全面督查,对信息采集及系统录入不及时的10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1+18”方案15个牵头单位一把手进行了约谈。对不作为慢作为的5个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并责成其向区委区政府作出书面检查。
针对北路6个乡镇推进工作不平衡,区委书记张智明直接约谈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传导压力,靠实责任。严肃的督查,严厉的问责,使全区各乡镇、各部门切实增强了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按时保质保量全面完成了信息采集审核录入各项工作。
截至2015年11月5日,伯阳镇农村危旧房改造户级采集工作进度为零,区委在全区予以通报批评,区纪委对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并责成其向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写出书面检查。
麦积区纪委立足于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紧盯全区干部职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准脱贫各项决策部署情况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开展工作情况,特别是履职尽责当中的纪律作风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整改作风方面问题9个,约谈主要负责人7人次,对***驻村队员没有到岗开展工作的14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通过长期开展监督问责,全区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普遍形成了“不敢回”的意识,常驻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到后来逐渐由“不敢回”转变为“不能回”、“不想回”;全区各级干部职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有力保障了全区***精准脱贫工作的有序推进。
经区纪委、区***指挥部办公室联合调查,发现某村将购有车辆的农户和财政供养人员纳入贫困户,对审核把关不严的直接责任人该村党支部书记给予党纪处分,对工作不到位的乡镇驻村干部和村委会主任予以通报批评;个别村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取得***贷款,对乡镇驻村干部、村干部等9名相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并将涉及的2个乡镇和3个村在全区进行通报。区纪委聚焦***、惠农补贴以及社会救助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检查行动,“灭蚊拍蝇”不手软,加大查处问责力度,确保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资金安全、惠农补贴到位。
去年以来,麦积区纪委监察局共受理涉及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线索92件,初核92件,立案查处基层党员干部在农村低保、救灾救济、扶贫资金、危房改造等方面以权谋私、虚报冒领、贪污侵占等问题18件29人,给予党政纪处分21人,组织处理5人,在基层干部群众中释放强烈信号,持续形成震慑,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群众更多地感受到扶贫开发政策带来的实际效果。
新闻推荐
平凉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本报记者惠程华连日来,平凉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联系基层工作实际,细化措施,强化责任担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真学实做,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向基层延伸、向全体党员...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